桐庐江水闲,终日对柴关。
因想别离处,不知多少山。
钓舟春岸阔,庭树晚烟还。
莫便求栖隐,桂枝堪恨颜。
桐庐江水闲,终日对柴关。
因想别离处,不知多少山。
钓舟春岸阔,庭树晚烟还。
莫便求栖隐,桂枝堪恨颜。
此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状态。首句"桐庐江水闲,终日对柴关",通过静谧的自然环境和平淡无奇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接下来的"因想别离处,不知多少山",则透露出一丝思念之情。诗人虽身在田园,但心中仍有对远方或过去某个地方的留恋和不舍,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诗意更加深长。
"钓舟春岸阔,庭树晚烟还"一句,以春日垂钓和悠然的暮色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广阔的画面。这里,春天的河岸宽广,是对比之下更显得诗人心境的开阔。
尾联"莫便求栖隐,桂枝堪恨颜",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世俗,但内心不愿完全沉迷于物欲,渴望保持一份超然和独立。"桂枝堪恨颜"中的"恨"字,更添几分惆怅之情,这或许是因为对现实的某种不满或者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活动的抒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一种超脱态度,以及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体察。
屏氛出江郊,撰幽憩武馆。
秋容已澹沲,云物亦回缅。
江山佳入牖,聊尔恣一览。
道悟见乃超,志惬兴不浅。
招邀子所敦,襟期我当款。
虽值旅务迫,不废宾筵展。
会屡讵流连,谈剧非纵诞。
窈窕汉上曲,清切江南管。
投壶按鲁鼓,挥琴述中散。
居易命可俟,抚化虑始遣。
江崩赤濞矶,岸坼黄泥坂。
苏公豪游迹,只尺竟莫辨。
赏心即命觞,庶达养生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