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松翠欲翻,古石飞疑坠。
允宜风月佳,未许桃李厕。
欹案读典坟,羲皇兴企思。
春松翠欲翻,古石飞疑坠。
允宜风月佳,未许桃李厕。
欹案读典坟,羲皇兴企思。
这首诗描绘了石林精舍的静谧与高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春松翠欲翻”,以“春”字点明季节,以“翠欲翻”描绘出春日松树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仿佛绿色就要溢出画面,充满了生命力。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古石飞疑坠”一句,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静止的古石描绘成似乎在空中飞翔,即将坠落的样子,既突出了石头的古老与沉重,又赋予其动态感,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想象力。
“允宜风月佳,未许桃李厕”则表达了对环境的高雅追求。风月在这里象征着美好的自然景色和宁静的氛围,而“桃李厕”则比喻那些过于世俗、喧嚣的事物,诗人强调这里应该保持一种纯净、高雅的状态,不被世俗所侵扰。
后两句“欹案读典坟,羲皇兴企思”转而描写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思考的情景。诗人坐在倾斜的书案前,阅读古代经典,心中充满对远古时代先贤的敬仰和思考。这种场景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学识追求,也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石林精舍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静谧高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文化精神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