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晚杂书三十首·其十七》
《秋晚杂书三十首·其十七》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堂堂陈去非,中兴以诗鸣。

吕曾两从橐,残月配长庚。

尤萧范陆杨,复振乾淳声。

尔后顿寂寥,草虫何薨薨。

永嘉有四灵,词工格乃平。

上饶有二泉,旨淡骨独清。

学子孰取舍,吾非私重轻。

极玄虽有集,岂得如渊明。

(0)
注释
堂堂:显赫,声威大。
中兴:国家复兴时期。
吕曾:诗人姓名。
橐:古代盛物的袋子,此处指诗囊。
长庚:金星的别称,象征明亮。
尤萧范陆杨:多位诗人姓名。
顿寂寥:突然变得寂静。
薨薨:虫鸣声。
四灵:指四位杰出诗人。
旨淡:内容平淡。
骨独清:风格独特,意境清雅。
孰:谁,哪个。
私重轻:偏爱一方。
极玄:深奥的,玄妙的。
渊明: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翻译
陈去非声名显赫,以诗歌闻名于中兴时期。
吕姓诗人曾两次携带诗囊出行,他们的才华如同残月与明亮的金星相配。
尤、萧、范、陆、杨,这些诗人振兴了乾淳时期的文学风气。
此后,文坛突然沉寂,只有虫鸣声声。
永嘉之地有四位杰出诗人,他们的词作工整,格调平和。
上饶则有两股清泉般的诗人,他们的作品虽然平淡,但意境独特。
对于学子来说,选择什么样的诗人,我并非偏爱一方。
尽管有深奥的作品集,但谁能像陶渊明那样深入人心?
鉴赏

诗人通过“堂堂陈去非,中兴以诗鸣”表达了对唐诗中兴时期的赞美,那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接着,“吕曾两从橐,残月配长庚”中的“吕曾”指的是吕蒙正和曾几,而“两从橐”则暗示他们在文学上的追随与继承;“残月配长庚”象征着诗人对于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无限的憧憬。

“尤萧范陆杨,复振乾淳声”一句中,“尤萧范陆杨”分别指的是唐代诗人尤悰、萧颖士、范宽和陆龟蒙等,这些都是中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而“复振乾淳声”则表明他们在文学上的重要作用,能够重新激活并传承古代的文风。

然而,“尔后顿寂寥,草虫何薨薨”一句却描绘出一种意气消沉的情景,诗人感受到的是一个时代的寂寞和文学创作上的停滞,而“草虫何薨薨”则是对这种寂静中的细微生机的一种描写。

在接下来的“永嘉有四灵,词工格乃平。上饶有二泉,旨淡骨独清。”中,“永嘉有四灵”可能指的是诗人眼中永嘉地区(今浙江温州一带)的四位文学大家,而“词工格乃平”表明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地位;“上饶有二泉,旨淡骨独清”则是对上饶地区的两位诗人给予的评价,他们的文笔不仅恬静淡雅,而且骨子里透着一股清新的气质。

最后,“学子孰取舍,吾非私重轻。极玄虽有集,岂得如渊明。”则是诗人对后来学子的劝诫,他们应当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和取舍,而不是盲目追随或过于偏爱某一流派;“极玄虽有集”可能指的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而“岂得如渊明”则是对苏轼文风的推崇,认为即便是苏轊这样伟大的作家,其文笔之美好也难以与古代的“渊明”(陶渊明)相提并论。

诗人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对于文学传承和个人文学修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文学发展的一种期待。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和林守玉茗花韵

园名金柅多奇卉,古干灵根独异常。

耻与春花争俗艳,故将雪质对韶光。

天葩巧削昆山片,露蕊疑含建水香。

当为君侯好封植,角弓三叹誓无忘。

(0)

谢高茶使遣饷头纲贡馀

东风吹折凤山芽,驿献花箱仗使家。

遥想仙芳供御碗,应怜味谏落天涯。

厥包锡贡何年始,其苦如饴信地嘉。

斋祭无繇陪褥位,膏馀分丐咀菁华。

(0)

峨眉山廨

褐衣蔬食苦吟身,肌骨虽清鬓雪新。

栗里未营三亩宅,桃源已过一年春。

也知官职难痴望,化得妻儿不谇贫。

别写新诗寄乡友,峨眉山下独閒人。

(0)

赠陈复道

自惜今年发,新添一半华。

祇应如意事,不属苦吟家。

忽暖天□雪,微香案有花。

故人劳见念,相过教丹砂。

(0)

答叶司理

寂寞坐高斋,兵来与讯偕。

喜看君字画,癯似我形骸。

颇欲徵陈作,遥知动远怀。

梦魂思一遇,风雨暗长淮。

(0)

移居谢友人见过

赁得民居亦自清,病身于此寄飘零。

笋从坏砌砖中出,山在邻家树上青。

有井极甘便试茗,无花可插任空瓶。

巷南巷北相知少,感尔诗人远扣扃。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