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杂组,短笛横。往复还,秋风清。不获已,促织鸣。
五杂组,翡翠衾。往复还,白日心。不获已,落叶林。
五杂组,短笛横。往复还,秋风清。不获已,促织鸣。
五杂组,翡翠衾。往复还,白日心。不获已,落叶林。
这首诗以“五杂组”为题,通过描绘一系列自然景象和生活情境,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转、季节更替以及人生百态的细腻感受。
首先,“五杂组,短笛横”,开篇即以“五杂组”这一意象引入,仿佛是生活的五彩斑斓,而“短笛横”则勾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接着,“往复还,秋风清”,随着季节的更迭,秋风轻拂,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也暗示着岁月的轮回与不变。
“不获已,促织鸣”,在秋天的夜晚,促织的鸣叫成为了一种自然的伴奏,它既是季节变换的标志,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或许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或是对生命循环的思考。
随后,“五杂组,翡翠衾”,转而描绘了室内的情景,以“翡翠衾”象征着温暖与舒适,与之前的自然景象形成对比,暗示了从外界回归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往复还,白日心”,白日的阳光与内心的光明相互映照,表达了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即使面对生活的起伏,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明亮。
最后,“不获已,落叶林”,落叶归根,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开始的循环,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但即便如此,也要像落叶一样,以最优雅的姿态结束,迎接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五杂组”的意象贯穿始终,将自然与生活紧密相连,既展现了四季更替的自然之美,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有所感悟。
李侯云林心所仰,既见云林副心赏。
欣然为我出图画,索我题诗画图上。
我自别侯二纪馀,不得半纸庐江书。
乃知已膺庙堂聘,梁栋之材宁不如?
云林乃是君所植,雨露蟠根同铁石。
直干凭淩御史霜,青云照耀郎官笔。
即今英发当盛年,上林玉树幕府莲。
东阁梅花时自咏,南郡官曹谁更贤?
从知侯家积阴德,凤雏七枚毛五色。
览辉已出丹穴中,来仪定集虞廷侧。
安栖不用求梧桐,云林气接扶桑红。
结巢日边长羽翼,好音惠我双飞鸿。
天地不自私,至宝发山川。
谁于黄金岩,得此一脉泉?
涓涓成不息,曹溪宁后先?
造化亦有待,于师亦前缘。
既供香积厨,复灌富阳田。
譬彼释氏法,一灯遍三千。
泉流愿无竭,灯光永相传。
日居而月诸,于亿万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