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七首·其三》
《拟古七首·其三》全文
元 / 刘鹗   形式: 古风

是心亦犹人,我岂悲富贵?

极知得有命,常恐坠不义。

才薄未易称,去来矧难系。

何如田南山,食力差少愧。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道德选择的深刻思考。首句“是心亦犹人”揭示了诗人认为人心皆有相似之处,即使在面对富贵时,他并未感到过度悲伤或羡慕。接着,“我岂悲富贵”进一步表明他对物质财富的态度,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极知得有命,常恐坠不义”表达了诗人深知命运的存在,但他担心的是个人行为是否符合道义,这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责任感。他自谦才学不足,难以轻易获得赞誉或地位,同时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不易把握。

最后两句“何如田南山,食力差少愧”,诗人推崇像南山农夫那样自食其力的生活,认为这种生活方式虽然简单,但至少没有违背良心,少了一些因依赖他人或不正当手段而产生的愧疚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追求和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具有浓厚的道家和儒家思想色彩。

作者介绍
刘鹗

刘鹗
朝代:元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在郡三年,今秋见白发,聊以书事

二毛非骑省,朝镜忽秋风。
丝缕寒衣上,霜华旧简中。
承明那足厌,车服愧无功。
日日山城守,淹留岩桂丛。

(0)

酬礼部崔员外备独永宁里弊居见寄来诗云图书

守土亲巴俗,腰章□汉仪。
春行乐职咏,秋感伴牢词。
旧里藏旧阁,闲门闭槿篱。
遥惭退朝客,下马独相思。

(0)

州民有献杏者,瑰丽溢目,因感花未几,聊以

南郭东风赏杏坛,几株芳树昨留欢。
却忆落花飘绮席,忽惊如实满雕盘。
蛾眉半敛千金薄,鷤鴂初鸣百草阑。
志士古来悲节换,美人啼鸟亦长叹。

(0)

寒食宴城北山池,即故郡守荣阳郑钢目为折柳

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
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
鶗鴂流芳暗,鸳鸯曲水平。
归心何处醉,宝瑟有馀声。

(0)

郡楼晴望二首

霁色朝云尽,亭皋露亦晞。
褰开临曲槛,萧瑟换轻衣。
地远秦人望,天晴社燕飞。
无功惭岁晚,唯念故山归。
一雨晴山郭,惊秋碧树风。
兰卮谁与荐,玉旆自无悰。
云景嘶宾雁,岚阴露彩虹。
闲吟懒闭阁,旦夕郡楼中。

(0)

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

女几山头春雪消,路傍仙杏发柔条。
心期欲去知何日,惆怅回车上野桥。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