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亦犹人,我岂悲富贵?
极知得有命,常恐坠不义。
才薄未易称,去来矧难系。
何如田南山,食力差少愧。
是心亦犹人,我岂悲富贵?
极知得有命,常恐坠不义。
才薄未易称,去来矧难系。
何如田南山,食力差少愧。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道德选择的深刻思考。首句“是心亦犹人”揭示了诗人认为人心皆有相似之处,即使在面对富贵时,他并未感到过度悲伤或羡慕。接着,“我岂悲富贵”进一步表明他对物质财富的态度,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极知得有命,常恐坠不义”表达了诗人深知命运的存在,但他担心的是个人行为是否符合道义,这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责任感。他自谦才学不足,难以轻易获得赞誉或地位,同时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不易把握。
最后两句“何如田南山,食力差少愧”,诗人推崇像南山农夫那样自食其力的生活,认为这种生活方式虽然简单,但至少没有违背良心,少了一些因依赖他人或不正当手段而产生的愧疚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追求和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具有浓厚的道家和儒家思想色彩。
守土亲巴俗,腰章□汉仪。
春行乐职咏,秋感伴牢词。
旧里藏旧阁,闲门闭槿篱。
遥惭退朝客,下马独相思。
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
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
鶗鴂流芳暗,鸳鸯曲水平。
归心何处醉,宝瑟有馀声。
霁色朝云尽,亭皋露亦晞。
褰开临曲槛,萧瑟换轻衣。
地远秦人望,天晴社燕飞。
无功惭岁晚,唯念故山归。
一雨晴山郭,惊秋碧树风。
兰卮谁与荐,玉旆自无悰。
云景嘶宾雁,岚阴露彩虹。
闲吟懒闭阁,旦夕郡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