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风物似斜川,岑寂那知市井喧。
岁旱但伤禾穗槁,秋饥犹喜栗皱繁。
相山风物似斜川,岑寂那知市井喧。
岁旱但伤禾穗槁,秋饥犹喜栗皱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所作,名为《和彦逢弟简相山古上人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超然与淡漠,以及对农事的关切之情。
“相山风物似斜川”,此句借用“斜川”来形容山中的风光,意在表达诗人所处之地的宁静与安详。斜川,即不直的河流,这里比喻山中曲折蜿蜒的小溪,生动形象。
“岑寂那知市井喧”,此句则表明诗人对于城市中的喧嚣毫不知情,反映出诗人的隐逸情怀与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岑寂,即山谷静寂,不闻外界之声。
“岁旱但伤禾穗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干旱之年的忧虑,担心庄稼因为缺水而枯萎,体现出诗人的农事关怀。岁旱,即年景干旱;禾穗槁,指的是因干旱而干枯的谷物。
“秋饥犹喜栗皱繁”,这句话表达了即便是在秋天饥饿难熬的情况下,对于果实(这里特指栗子)依旧茂盛的喜悦之情。秋饥,秋季粮食不足;犹喜,仍然感到高兴;栗皱繁,即果实丰满而且纹理细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农事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情感深邃与细腻。
道傍石壁高崔嵬,上有空洞玲珑开。
我行遇雨今寄宿,天气黯黮云徘徊。
洞前秣马洞底卧,蝙蝠飞来虎狼过。
滴沥微闻谷溜鸣,凌兢恐踏云根破。
夜深雨逼魂梦寒,意是物外非人间。
仆夫未眠告明发,回首但觉苍然山。
岷峨太古雪,万劫昆崙巅。
壶仙洒墨总冰玉,剑阁㠝岏西极天。
层峰浪涌何奇绝,暖动鱼龙湘水裂。
霁色初分款段桥,松涛夜度峨眉月。
沧江老屋山之幽,极浦阴崖回冻流。
袁安门巷三尺白,古木焕烂珊瑚钩。
笑我支离卧丘壑,琼树瑶芳翳溟漠。
大泽重裘雾霰深,春风渐转梅花角。
衰倦谢毫端,披图意忻愕。
辋川遗兴邈复追,静对孤光隐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