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旆高翻西北云,舟梁横过九江濆。
文书吏乐轻车府,表帜人知大树军。
引溉劭农渠雨密,感凉邀会帐霞醺。
花门车子能歌地,乐职声诗日夕闻。
使旆高翻西北云,舟梁横过九江濆。
文书吏乐轻车府,表帜人知大树军。
引溉劭农渠雨密,感凉邀会帐霞醺。
花门车子能歌地,乐职声诗日夕闻。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的壮丽场景和其对军事行动的赞美。"使旆高翻西北云,舟梁横过九江濆"两句,通过对旗帜飘扬和船只穿梭的描述,展现了官员的威严和力量,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征战远行的情景。
"文书吏乐轻车府,表帜人知大树军"则是从行政角度对这场面进行描绘,"文书吏"即处理文书的官员,他们对于轻便的车辆感到快乐,这反映了军队行动迅速而有序。"表帜人知大树军"则强调了军队规模之大,给人以深刻印象。
"引溉劭农渠雨密,感凉邀会帐霞醺"两句转向自然环境的描写,通过对水渠灌溉和天气变化的细腻描述,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军队行动时的准备充分。
最后两句"花门车子能歌地,乐职声诗日夕闻"则是对官员或将领的生活状态进行描绘,他们在花门之下乘坐车辆,能够吟唱诗篇,这显示了他们不仅军事才能出众,而且文化素养也颇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军队行动和官员生活的多角度描写,展现了一位将帅的威武与文雅,充分体现了古代士大夫阶层对于理想将领形象的向往。
早历三时久,荒成比岁连。
只疑吾邑尔,复道数州然。
懔懔沟虞坠,嗷嗷釜苦悬。
县官深恻怛,长吏阙流宣。
赈米多虚上,蠲租岂尽捐。
处心诚昧己,受赏更欺天。
敢谓皆如此,其间盖有贤。
大江分左右,万口说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