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箫韶人不奏,凤凰何处飞鸣。
黄尘扰扰马纵横。谁能知乐毅,志不在齐城。
后辈谩搜前辈错,到头义重功轻。
海隅四面尽苍生。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
堂上箫韶人不奏,凤凰何处飞鸣。
黄尘扰扰马纵横。谁能知乐毅,志不在齐城。
后辈谩搜前辈错,到头义重功轻。
海隅四面尽苍生。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
这首元代刘秉忠的《临江仙》描绘了一幅静寂而深沉的画面。首句“堂上箫韶人不奏”,以箫韶音乐不再演奏,暗示了世事变迁,繁华不再。次句“凤凰何处飞鸣”借凤凰之象征,寓言贤才难觅或盛世不再。接着,“黄尘扰扰马纵横”描绘出尘世纷扰,与前文的音乐消逝形成对比,暗含社会动荡。
“谁能知乐毅,志不在齐城”引用乐毅的故事,表达对高尚情操的敬仰,乐毅虽有卓越才能,但其志向并非仅限于个人功名,而是更深远的大义。下片转向对后世的反思,“后辈谩搜前辈错”批评后人盲目追求前人的错误,忽视了真正重要的道德原则。“到头义重功轻”强调道义高于功利,这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结尾两句“海隅四面尽苍生。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则转为对民生的关注,以自然景象寓示人间百态,春风催促农耕,象征着生活的生生不息和百姓的劳作生活。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
万里端尘鞅,栖息宁重论。
相逢一笑乐,妙语如春温。
谓我鬓颜好,包巾已霜根。
问我田舍何,抱瓮犹欠园。
跳丸转光景,岁月逝水奔。
岂无究竟法,汗漫要穷源。
柴桑公阙里,此意今故存。
谁云王谢家,流风但清言。
并游芸閤英,词辨江涛翻。
久不一见之,清思濯襟烦。
青冥双凤举,愧欲欺山樊。
勉哉适其时,云尽天无痕。
雾缠晓色风冷冷,沧波漾縠旌旗明。
画船叠鼓不可挽,一城攘攘心为倾。
城中老人为余语,我公道来能几许。
朝家借不恤吾人,以我公归欲焉处。
惟公立德清而通,惟公御下严而容。
文章光彩莹万古,二十八宿罗心胸。
高标不受俗尘涴,唾手功名犹坎轲。
恩深谩结千里愁,见晚端闻九重贺。
官僚有士辕下驹,感激剪拂铭肌肤。
瑶池一夕看奔逸,惆怅未易追亨途。
云龙风虎倏际会,回首可须论治最。
要将椽笔压西清,不负声名燕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