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喜周公相,初传荐士章。
非才孰为治,与国倍生光。
故国异乔木,白驹空食场。
弹冠与结绶,吾道不其昌。
近喜周公相,初传荐士章。
非才孰为治,与国倍生光。
故国异乔木,白驹空食场。
弹冠与结绶,吾道不其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呈刘子卿四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周公辅政的欣喜,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认可和对国家治理的期待。"近喜周公相"一句,以周公比喻贤臣辅佐,体现了对国家领导层的赞赏。"非才孰为治"强调人才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诗人认为没有合适的人才难以实现良好的治理。
"与国倍生光"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才能能够为国家增光添彩,体现出强烈的忠诚和责任感。接下来的"故国异乔木,白驹空食场"运用了比喻,将自己比作异于常木的栋梁之材,而国家则是广阔的舞台,暗示自己有志于施展抱负。
最后两句"弹冠与结绶,吾道不其昌","弹冠"和"结绶"象征着出仕为官,诗人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道路更加光明,推动国家之道昌盛。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抱负和对国家忠诚的诗篇。
荣路回翔莫叹迟,郊居连岁捧泥芝。
虎符已被新章绶,茜绂犹循旧品仪。
应佩宝瓶三日宠,却同显祖四明时。
一门丰泽知难报,就日倾心比露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