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破苍苔地,湾湾月半边。
既能清到底,何必十分圆。
凿破苍苔地,湾湾月半边。
既能清到底,何必十分圆。
这首诗以半月池为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凿破苍苔地,湾湾月半边。”开篇即以半月池的景象入笔,池水映照着半弯的月亮,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幅画卷。这里的“凿破苍苔地”形象地描绘了池塘的形成过程,暗示了自然界的创造与变化。而“湾湾月半边”则直接点明了池中倒映的月相,既具象又富有诗意。
接下来,“既能清到底,何必十分圆。”这两句诗则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人在这里将池水的清澈与月亮的圆满进行了对比,指出事物并不一定非得完美无缺才能有价值。池水虽未达到完全清澈的状态,但其独特的形态和倒影也自有其美;月亮虽然不是完美的圆形,但其半弯的姿态同样引人遐想。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哲学的一种思考,提醒人们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也要欣赏不完美中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半月池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