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溪采砚歌》
《端溪采砚歌》全文
明 / 黎遂球   形式: 古风

矞云摇根走深谷,岩父冲冲凿瑶玉。

移得良田白兔耕,笔花万丈栖鸲鹆。

娲天擦手湿云浓,秦皇鞭痕疑向东。

硁然不数未央瓦,神仙都下狞龙宫。

探来片片皆奇宝,虫头蚀断红霞老。

寒气呵蒸平涌泉,火痣如烘温不燥。

羚羊峡口琢磨家,自言蕉叶胜梅花。

千缗莫惜买归去,晴窗泼墨浮烟斜。

(0)
鉴赏

这首《端溪采砚歌》描绘了采砚的过程与砚石之美,充满了想象与浪漫色彩。开篇以“矞云摇根走深谷”起笔,生动地描绘了砚石所在之地的神秘与深邃,仿佛云雾在山谷间飘动,暗示着砚石的珍贵与难以寻觅。接着,“岩父冲冲凿瑶玉”,形象地展现了采石者的艰辛与技艺,他们如同在瑶池中挖掘美玉一般,将砚石从深谷之中开采出来。

“移得良田白兔耕,笔花万丈栖鸲鹆”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砚石比作被白兔耕种的良田,笔花则象征着文人的才华,栖息于其上的鸲鹆(即八哥)则是文人雅士的象征,进一步强调了砚石对于文人创作的重要性。

“娲天擦手湿云浓,秦皇鞭痕疑向东”这两句则通过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赋予砚石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娲天擦手湿云浓,暗示了砚石的形成过程与天地之间的联系;秦皇鞭痕疑向东,则借秦始皇的鞭打之迹,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与对权力的敬畏。

“硁然不数未央瓦,神仙都下狞龙宫”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砚石的独特价值与非凡之处,它不仅不是普通的瓦片,更胜过龙宫中的珍宝,暗示了砚石的稀有与珍贵。

“探来片片皆奇宝,虫头蚀断红霞老”描述了砚石的质地与色泽,每一片都像是奇珍异宝,虫头的侵蚀痕迹仿佛是时间的印记,让红霞般的颜色更加深沉与古老。

“寒气呵蒸平涌泉,火痣如烘温不燥”则通过自然现象的描绘,表现了砚石的质地与温度特性,即使在寒冷中也能释放出温暖的气息,如同火痣般温暖而不燥热。

最后,“羚羊峡口琢磨家,自言蕉叶胜梅花”两句,将采石者比喻为羚羊峡口的琢磨家,他们以精湛的技艺雕琢砚石,使其展现出如同芭蕉叶胜过梅花的独特魅力,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比喻,不仅赞美了砚石的美丽与价值,也寄托了对文人雅士精神追求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黎遂球
朝代:明   字:美周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46

(?—1646)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猜你喜欢

山中

浅溪仍残照,山青更暮烟。

人行罨画地,鸟度粉笺天。

麦润先春秀,梅清破腊年。

田家无力事,牛背落鸦眠。

(0)

初到延平会四邑宰·其三

是邦凋瘵古来无,只为从前有羡馀。

第一切须除此弊,庶几民力少能舒。

(0)

延平书院落成柬诸友·其二

群峰九叠势来雄,直作吾儒五亩宫。

隔断市廛才一水,读书如坐万山中。

(0)

山秀云成叶,江湍浪作花。

(0)

句·其四

白鸟过林分外明。

(0)

菩萨蛮

髻钗初上朝云卷。眼波翻动眉山远。一曲杜韦娘。

当年枉断肠。佳期如好月。拟满还须缺。

别易见应难。长须仔细看。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