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砺秋水清,携持远山曙。
丁丁在前涧,杳杳无寻处。
巢倾鸟犹在,树尽猿方去。
授钺者何人,吾今易其虑。
淬砺秋水清,携持远山曙。
丁丁在前涧,杳杳无寻处。
巢倾鸟犹在,树尽猿方去。
授钺者何人,吾今易其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樵夫在深山中砍柴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物心理状态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魅力。
"淬砺秋水清,携持远山曙。" 这两句以秋天清澈的溪水和远处的山色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宽广的氛围。"丁丁在前涧,杳杳无寻处。" 接着,诗人用"丁丁"和"杳杳"来描写樵夫砍柴的声音,通过对声音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樵夫的劳作场景,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寂与难以寻觅的感觉。
"巢倾鸟犹在,树尽猿方去。" 这两句则描写了樵夫砍伐树木后,鸟儿还停留在残破的巢中,而猿猴却因无处栖息而离开的情景,展示了自然生态的脆弱性和对环境变迁的敏感。
"授钺者何人,吾今易其虑。" 最后两句则转向内心世界,诗人似乎在询问手持斧头的人是谁,并表达了一种释然的心态,可能是在表达对樵夫生活的某种理解和认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环境刻画,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劳作以及生命的独到领悟。
春谷未播种,秋麦才抽颖。
食乃民命关,吾宜为祈请。
明神靡不宗,况兹妥灵境。
何须玉帛陈,一衷万营屏。
未瞻肤寸合,转觉吹万猛。
信矣诚未孚,惄如忧益怲。
稍憩心远阁,遥望南东顷。
题句忆旧年,绿云正井井。
翠华临故里,琳宇谒仙宫。
叠嶂排云上,遥岑列柱崇。
升馨昭圣敬,垂贶仰圆穹。
廓我邠岐业,贻兹镐雒功。
有星皆拱北,无水不朝东。
绳武颙然念,祈天惕若衷。
式瞻当太乙,俯眺揽庞鸿。
渺渺承堂构,乾乾倍省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