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玉露,静秋天,别馆初开翰墨筵。
亦有蛩声啼砌下,那无月色到窗前。
山围大野寥萧夕,宇转新晴淡沲烟。
何必御园云水榭,忘怀是处俗尘蠲。
风玉露,静秋天,别馆初开翰墨筵。
亦有蛩声啼砌下,那无月色到窗前。
山围大野寥萧夕,宇转新晴淡沲烟。
何必御园云水榭,忘怀是处俗尘蠲。
这首诗描绘了密云行宫晚坐时的宁静与雅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夜的景象,通过“风玉露”、“静秋天”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别馆初开,翰墨筵设,既展现了文人聚会的雅趣,又暗示了诗人的闲适心境。
“亦有蛩声啼砌下,那无月色到窗前。”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述了秋夜特有的虫鸣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月光洒满窗前,照亮了整个空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明亮的氛围。这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山围大野寥萧夕,宇转新晴淡沲烟。”描绘了傍晚时分,群山环绕,广阔的田野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与辽阔。随着天空转晴,淡淡的烟雾弥漫在空中,更添了几分诗意。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何必御园云水榭,忘怀是处俗尘蠲。”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心灵自由的向往。御园云水榭虽美,但真正的解脱与自在,无需刻意寻找,只需心怀宁静,便能忘却世俗烦恼,达到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