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黄吁已远,循吏舍公谁。
卧辙留行色,归装减到时。
朝争驰荐剡,郡议立生祠。
寂寂燕台客,难酬国士知。
龚黄吁已远,循吏舍公谁。
卧辙留行色,归装减到时。
朝争驰荐剡,郡议立生祠。
寂寂燕台客,难酬国士知。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送李正斋》,表达了对友人李正斋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其品行的赞扬。首句“龚黄吁已远”,以古代清官龚遂和黄霸的典故,暗示李正斋的循吏美德超越了这些典范,已经远离尘世。接着,“循吏舍公谁”进一步强调李的公正无私,无人能及。
“卧辙留行色”描绘了李正斋即将离开的情景,他虽然身在车辙之中,但仍然保持着从容不迫的态度,不愿因离去而改变原有的风度。“归装减到时”则写出他对简朴生活的坚守,行李减少,反映了其清廉的品格。
“朝争驰荐剡”描述了朝廷官员争相推荐他的才能,显示出他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和众人对他的认可。“郡议立生祠”则是地方百姓对他的敬仰,甚至提议为他设立生祠,以示永久纪念。
最后两句“寂寂燕台客,难酬国士知”感慨万分,诗人作为“燕台客”,表达出对李正斋这样才德兼备的国士的深深敬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难以回报这份知己之知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李正斋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才流失的感慨。
海涂之人暗摸索,如龟自遮聊以壳。
沈湘虽避屈三闾,断发奈逢吴太伯。
周官自诡螷蠃蚔,羲经敢并龙蛇蠖。
妪妃投瓮甘骨醉,舌味无心宁法缚。
黄诗未足助盘飧,吴稻讵能为岁恶。
尊前介士尚铮铮,海底漫郎终落落。
帛声试听响犀瓠,玉指为渠代金错。
掩群而取仅遗小,谁念坑降秦政虐。
二螯六跪冒族姓,穴居颇笑邻之薄。
纵令膑足亦可喜,中有妙解木应斫。
剩拟新篘问扬字,先赋南烹仰韩学。
蚝山马甲不易致,岸下紫鳞方牣跃。
主人鹳鹤真耐痛,笑许子彭如水白。
炊烟万井着僧居,人在康衢画不如。
寄语偃溪崖淡墨,图中添我一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