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铁索桥》
《铁索桥》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古风

灌阳西接羌夷路,岷江湍急舟难渡。

昔人以竹为索桥,风雨飘淋岂能固。

献王因之用意深,改造不惜千黄金。

挽拖巨石出山麓,叠作厚址依江浔。

铁柱东西列相向,铁縆平施逾百丈。

木板横铺若砥平,夷夏之人任来往。

我军千里戍松潘,长说岷江渡最难。

自从铁索桥成后,馈运之人咸喜欢。

君不见驱石为桥桥岂成,掷杖为桥空有名。

何如此桥坚且久,献王之功垂不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铁索桥的壮丽与坚固,以及它在军事运输中的重要性。开篇以“灌阳西接羌夷路,岷江湍急舟难渡”两句,勾勒出铁索桥所处险峻环境,强调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接着,“昔人以竹为索桥,风雨飘淋岂能固”,对比昔日竹制桥梁的脆弱,引出献王改造铁索桥的故事。

献王为了国家的需要,不惜花费千两黄金,精心设计并建造了这座铁索桥。通过“挽拖巨石出山麓,叠作厚址依江浔”、“铁柱东西列相向,铁縆平施逾百丈”等描述,展现了铁索桥的雄伟和坚固。木板的铺设则进一步确保了通行的安全与便利,使得“夷夏之人任来往”。

然而,诗中也借“君不见驱石为桥桥岂成,掷杖为桥空有名”两句,反思了历史上其他尝试建造桥梁的努力,强调了铁索桥的独特价值与持久影响。最后,“何如此桥坚且久,献王之功垂不朽”表达了对铁索桥及其建造者献王的崇高敬意,认为这座桥不仅在当时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功绩也将流传千古。

整首诗通过对铁索桥的详细描绘和历史背景的引入,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勇气,以及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次韵志宏见赠拙轩

梁溪之拙天下绝,六年出入黄金阙。

太官珍膳厌膻肥,谪堕沙阳甘笋蕨。

胸中空洞何所有,羞逐缁尘事奔走。

鹪鹩本是栖一枝,鲋鱼何用求升斗。

翻羹触讳拙谁如,悻悻还惭浅丈夫。

小轩燕处聊自榜,方丈迥觉含空虚。

簿书粗了多暇日,坐看日光摇霁隙。

百年销没向此中,金玉满堂何所益。

不如便作逍遥人,富贵于我如浮云。

欲知内外孰轻重,何翅鸿毛与万钧。

平生习气未能已,更续春秋修旧史。

马迁忍耻托空文,欲洗前非徒费水。

虞卿归隐亦著书,笔墨自可为欢娱。

心闲意到时一扫,何用寸寸参釐铢。

扩然无事还面壁,禅悦为床法为食。

月光照破客尘空,那有丝毫挂欣戚。

栟榈好学今所无,返从拙者来问途。

拙翁已拙更何说,万里清风一轮月。

(0)

次韵志宏赠丹霞师

倾盖相逢亦有缘,那堪心契更同年。

六根净处三生现,一点通时万法全。

莲社子能知旧侣,香山我亦学癯仙。

丹霞妙悟思良觌,千偈澜翻看涌泉。

(0)

上元日二首·其一

去年玉辇侍端门,灯满鳌山讶晓暾。

寂寞沙阳山水里,也将膏火照黄昏。

(0)

春词二十首·其八

寂寂春林杜宇啼,劝人只道不如归。

我今归思何须劝,借尔翩翻两翅飞。

(0)

余抵沙阳之夕民居延火几爇官局因念以论水得罪复以火惊殊可笑叹戏成此诗

囊封论水谪天涯,才到沙阳火复随。

本为玄冥遭放逐,却因回禄更惊疑。

生辰端是穷申未,学易何曾悟坎离。

烂额焦头那足惜,只愁蓬迹久飘移。

(0)

访李道士·其二

诛茅独占溪一曲,时有白云来伴宿。

自言身在此山中,暮暮朝朝看不足。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