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鲁连台》
《鲁连台》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

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0)
注释
海东:东海。
排大难:史载鲁仲连性格豪爽侠义,常为人排难解忧。
古戍:古代营垒,自古以来的边防要地,指鲁连台所在地。
三秋:深秋,晚秋。
农历九月为秋季第三个月,故名。
高台:指鲁连台。
万木:成千上万棵树木。
从来:自古以来。
天下士:指天下有见识有本领的人。
布衣:平民,多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屈大均的《鲁连台》,以鲁仲连的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隐士精神的赞美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首句“一笑无秦帝”,描绘了主人公鲁连面对权势时的超然一笑,不为秦始皇的威严所动。次句“飘然向澥东”则写出他潇洒离去,选择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两句,进一步揭示了鲁连的高尚品格,他不屑于解决世间的大难,也不追求显赫的功绩,更倾向于内心的平静与淡泊。接下来,“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通过描绘秋天的雁阵和高台上随风摇曳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象征着鲁连的隐逸生活。

最后两句“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点题,强调真正的英雄和贤士往往隐藏在平凡的百姓之中,他们不追求世俗的荣耀,而是坚守自己的信念,这正是对鲁连这类人格的崇高赞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鲁连形象的塑造,寄寓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利的批判,体现了明末清初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原上晚望

倚杖聊摅望,寒原远近分。

夜来何处火,烧出古人坟。

野势盘空泽,江流合暮云。

残阳催百鸟,各自著栖群。

(0)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

策名十二载,独立先斯文。

迩来及门者,半已升青云。

青云岂无姿,黄鹄素不群。

一辞芸香吏,几岁沧江濆。

散职既不羁,天听亦昭闻。

虽承急贤诏,未谒陶唐君。

薄俸还自急,此言那足云。

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蕙草正可摘,豫章犹未分。

宗师忽千里,使我心氛氲。

(0)

郡中有怀寄上睦州员外杜十三兄

城枕溪流更浅斜,丽谯连带邑人家。

经冬野菜青青色,未腊山梅处处花。

虽免嶂云生岭上,永无音信到天涯。

如今岁晏从羁滞,心喜弹冠事不赊。

(0)

赠天台僧

赤城霞外寺,不忘旧登年。

石上吟分海,楼中语近天。

重游空有梦,再隐定无缘。

独夜休行道,星辰静照禅。

(0)

宣城送进士郑徽赴举

长安去是归,上马肯沾衣。

水国车通少,秦人楚荐稀。

鸿方离北鄙,叶下已西畿。

好整丹霄步,知音在紫微。

(0)

东归次采石江

东下经牛渚,依然是故关。

客程临岸尽,乡思入鸥闲。

雨涨巴来浪,云增楚际山。

渔翁知未达,相顾不开颜。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