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絮游丝无定意,芳菲欲问无由。
吹箫人在小红楼,珠帘玉砌,满眼是春愁。
雨后风前怜别夜,一床闲梦悠悠。
桃花春水下扬州,江南江北,还在海西头。
飞絮游丝无定意,芳菲欲问无由。
吹箫人在小红楼,珠帘玉砌,满眼是春愁。
雨后风前怜别夜,一床闲梦悠悠。
桃花春水下扬州,江南江北,还在海西头。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离愁的画面。"飞絮游丝无定意"以飘忽不定的柳絮和游丝象征着情感的无常和难以捉摸,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无奈。"芳菲欲问无由"进一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想要询问却找不到答案,反映出深深的哀愁。
"吹箫人在小红楼"描绘了远方的爱人,他或许在小红楼中吹箫,寄托相思,而主人公只能独自面对满眼的春色,倍感孤独和愁苦。"珠帘玉砌,满眼是春愁"通过精致的环境细节,强化了愁绪的浓厚。
下片转而写雨后的夜晚,"雨后风前怜别夜"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别离之夜的怜惜。"一床闲梦悠悠"则流露出主人公在梦中寻找慰藉,但梦境遥远,无法填补现实的空虚。
最后三句"桃花春水下扬州,江南江北,还在海西头"以桃花盛开的春水和扬州的意象,寓言了主人公对远方爱人的思念,无论相隔多远,心仍系于江南江北,仿佛都在海西头,表达了绵长的离愁和无尽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杨圻独特的愁苦情感。
兹山陂陀但盈尺,其下盘根乃无极。
勇如共工莫可触,力敌愚父无能役。
开辟以来传至今,形势虽小当天心。
斗极回旋未易测,日影短长犹可寻。
石旁阴穴穿洞府,中有神物为之主。
祷祠往往见光景,暵旱时时作霖雨。
由来丘山贵灵不贵大,正复陂陀亦何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