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栝城》
《栝城》全文
宋 / 林景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寒芒曾动少微星,一水溶溶叠嶂横。

落日渔舟吹远笛,断烟戍屋带荒城。

沙鸥欲近如招隐,关树无多亦厌兵。

却忆莺花亭外路,太平箫鼓沸春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chéng
sòng / línjǐng

hánmángcéngdòngshǎowēixīngshuǐróngróngdiézhànghéng

luòzhōuchuīyuǎnduànyānshùdàihuāngchéng

shāōujìnzhāoyǐnguānshùduōyànbīng

quèyīnghuātíngwàitàipíngxiāofèichūnshēng

翻译
寒冷的光芒曾触动过微小的星辰,一条江水波光粼粼,山峦重叠横亘。
夕阳下,渔舟上传来悠长的笛声,袅袅炊烟环绕着废弃的军营和古城墙。
沙滩上的鸥鸟似乎在召唤隐士,边关的树木稀疏,仿佛厌倦了战争。
回想起那莺花盛开的亭子外的小路,那时的太平盛世,箫鼓喧闹,春意盎然。
注释
寒芒:寒冷的光芒。
少微星:古代指小而亮的星辰。
一水:一条江河。
溶溶:形容水波荡漾。
叠嶂:层层叠叠的山峰。
落日:傍晚的太阳。
渔舟:打鱼的小船。
吹远笛:吹奏远处的笛子。
断烟:零散的炊烟。
戍屋:守卫的房屋。
沙鸥:沙滩上的鸥鸟。
招隐:召唤隐士。
关树:边关的树木。
厌兵:对战争感到厌倦。
忆:回忆。
莺花亭:有莺花装饰的亭子。
太平箫鼓:象征和平的音乐。
沸春声:热闹的春天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栝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苍凉的边塞景象。首句"寒芒曾动少微星",以寒芒与少微星相映衬,暗示了边地的冷寂和历史的沉淀。"一水溶溶叠嶂横",通过流水和重峦叠嶂的描绘,展现出山水的壮丽和空间的开阔。

"落日渔舟吹远笛",傍晚时分,渔舟悠然,笛声飘荡,增添了宁静的氛围。"断烟戍屋带荒城",炊烟稀疏,戍楼孤独,显示出边疆的荒凉与戍守者的坚守。"沙鸥欲近如招隐",沙鸥飞翔,仿佛在召唤隐士,寓言边地的孤寂和对和平的向往。

"关树无多亦厌兵",寥寥几棵树也似乎厌倦了战争,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反感和对安宁的渴望。最后,"却忆莺花亭外路,太平箫鼓沸春声",诗人回忆起往昔春光里莺歌花舞的场景,与眼前的荒凉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盛世繁华的怀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期盼。

作者介绍

林景熙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昼坐

出门无所往,独自坐胡床。

雨濯残梅尽,风吹百草长。

近边人喜战,偶病客传方。

不奈春愁密,思君对酒觞。

(0)

论语绝句·其二

算来只是弄精神,识破于时始悟真。

表里分明都见了,区区何必更书绅。

(0)

去年三月禊饮池上岁月易得忽复暮春因再宴僚属作

前兹属元巳,置酒苍烟台。

芳序忽复周,春风正徘徊。

欢言速僚友,亟使具觥杯。

长渠溢芳溜,列坐浮香来。

灵嚣合众乐,隐若南山雷。

舞袂纷杂袭,宾冠俨崔嵬。

美人前为寿,颜色如琼瑰。

况我千万日,行乐无疑猜。

新歌袅天衢,兴视行云回。

我时语四座,兹赏诚难哉。

妙颜无再朱,白发惟相催。

蹠蹻盈圣智,孔颜罹忧摧。

区区百世后,美恶同尘灰。

吾欲挈瑶斗,踞海为金罍。

挹兹忘忧物,与尔同嘲谐。

天地为一朝,长短何足哀。

鲁阳久不作,白日任西颓。

(0)

新晴

清明初过雨初收,春意重因霁景留。

风定草烟还压野,云开山色始归楼。

邙阴高树藏低岭,河曲新波没故洲。

点检丛花犹半在,应须秉烛为君游。

(0)

谋退四首·其二

常闻疏少傅,知足遽辞官。

祖道宾仪盛,挥金里宴欢。

畏途非蠖屈,高志自鹏抟。

行路贤哉叹,吾心良所安。

(0)

秋夕池上

月御横霄陆,溪楼敞夕霏。

神龟荷里宿,仙骥露中飞。

屏箑风摧暑,攀条客念归。

冶城空极望,忧乐意多违。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