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芒曾动少微星,一水溶溶叠嶂横。
落日渔舟吹远笛,断烟戍屋带荒城。
沙鸥欲近如招隐,关树无多亦厌兵。
却忆莺花亭外路,太平箫鼓沸春声。
寒芒曾动少微星,一水溶溶叠嶂横。
落日渔舟吹远笛,断烟戍屋带荒城。
沙鸥欲近如招隐,关树无多亦厌兵。
却忆莺花亭外路,太平箫鼓沸春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栝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苍凉的边塞景象。首句"寒芒曾动少微星",以寒芒与少微星相映衬,暗示了边地的冷寂和历史的沉淀。"一水溶溶叠嶂横",通过流水和重峦叠嶂的描绘,展现出山水的壮丽和空间的开阔。
"落日渔舟吹远笛",傍晚时分,渔舟悠然,笛声飘荡,增添了宁静的氛围。"断烟戍屋带荒城",炊烟稀疏,戍楼孤独,显示出边疆的荒凉与戍守者的坚守。"沙鸥欲近如招隐",沙鸥飞翔,仿佛在召唤隐士,寓言边地的孤寂和对和平的向往。
"关树无多亦厌兵",寥寥几棵树也似乎厌倦了战争,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反感和对安宁的渴望。最后,"却忆莺花亭外路,太平箫鼓沸春声",诗人回忆起往昔春光里莺歌花舞的场景,与眼前的荒凉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盛世繁华的怀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期盼。
前兹属元巳,置酒苍烟台。
芳序忽复周,春风正徘徊。
欢言速僚友,亟使具觥杯。
长渠溢芳溜,列坐浮香来。
灵嚣合众乐,隐若南山雷。
舞袂纷杂袭,宾冠俨崔嵬。
美人前为寿,颜色如琼瑰。
况我千万日,行乐无疑猜。
新歌袅天衢,兴视行云回。
我时语四座,兹赏诚难哉。
妙颜无再朱,白发惟相催。
蹠蹻盈圣智,孔颜罹忧摧。
区区百世后,美恶同尘灰。
吾欲挈瑶斗,踞海为金罍。
挹兹忘忧物,与尔同嘲谐。
天地为一朝,长短何足哀。
鲁阳久不作,白日任西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