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闻沾膏,慰望意并切。
诚以灾馀地,难再逢歉缺。
夏月屡被泽,犹未敢怡悦。
秋熟已登场,报来幸独窃。
米价落大半,兼无租赋折。
吾民其少苏,额手天恩彻。
明年亦免租,连稔冀以叠。
元气庶可复,西顾廑调燮。
自春闻沾膏,慰望意并切。
诚以灾馀地,难再逢歉缺。
夏月屡被泽,犹未敢怡悦。
秋熟已登场,报来幸独窃。
米价落大半,兼无租赋折。
吾民其少苏,额手天恩彻。
明年亦免租,连稔冀以叠。
元气庶可复,西顾廑调燮。
这首诗描绘了从春天到秋天的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对政府减免租税政策的感激之情。诗人首先提到春天雨水充足,农民们满怀希望。接着,夏天多次降雨,但农民并未因此而感到完全的喜悦,因为他们深知自然灾害的风险。到了秋天,丰收的粮食已经入仓,这使得农民们私下里感到庆幸。
诗人特别强调了米价的下降和免除租税带来的实际好处,这使得民众的生活得以稍微缓解,他们双手合十,感谢上天的恩赐。对于来年的期待,诗人希望不仅能够免除租税,还能连续几年都有好的收成,以此恢复大地的元气。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朝廷治理国家能力的信心,认为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有效调整国家的治理,确保民众生活稳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清代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对政府采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的积极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的期望。
秦城啼楚鸟,远思更纷纷。
况是街西夜,偏当雨里闻。
应投最高树,似隔数重云。
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
一身依止荒闲院,烛耀窗中有宿烟。
遍礼华严经里字,不曾行到寺门前。
问子青霞意,何事留朱轩。
自言心远俗,未始迹辞喧。
过蒙良时幸,侧息吏途烦。
簪缨非宿好,文史弃前言。
夕卧北窗下,梦归南山园。
白云惭幽谷,清风愧泉源。
十年兹赏废,佳期今复存。
挂冠谢朝侣,星驾别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