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子青霞意,何事留朱轩。
自言心远俗,未始迹辞喧。
过蒙良时幸,侧息吏途烦。
簪缨非宿好,文史弃前言。
夕卧北窗下,梦归南山园。
白云惭幽谷,清风愧泉源。
十年兹赏废,佳期今复存。
挂冠谢朝侣,星驾别君门。
问子青霞意,何事留朱轩。
自言心远俗,未始迹辞喧。
过蒙良时幸,侧息吏途烦。
簪缨非宿好,文史弃前言。
夕卧北窗下,梦归南山园。
白云惭幽谷,清风愧泉源。
十年兹赏废,佳期今复存。
挂冠谢朝侣,星驾别君门。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张说的作品,名为《杂诗四首·其三》。张说在诗中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问子青霞意,何事留朱轩。自言心远俗,未始迹辞喧。"
这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探讨内心世界与外在现实之间的关系。诗人自诩其心志超然世俗,没有开始踏入尘嚣的人生。"子青霞意"可能是对自己精神追求的一种比喻,而"朱轩"则象征着官场和功名。
"过蒙良时幸,侧息吏途烦。"
这里表达了诗人曾经历的仕途挫折和不顺。在"蒙良时幸"中,"蒙"可能指的是蒙受恩泽或蒙蔽,而"良时"则是美好的时代,但这种幸运并未长久,反而遭遇了官场的烦恼。
"簪缨非宿好,文史弃前言。"
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反思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漠。"簪缨"象征着官职和荣耀,而"非宿好"则意味着这些东西并不是长久所爱。同时,"文史弃前言"表明诗人对于过去的承诺或誓言已经不再放在心上。
"夕卧北窗下,梦归南山园。"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寂寞之情和对自然的向往。在夜晚,诗人躺在北窗下,心中却浮现出南山园的景象,反映出他内心深处对于纯净自然环境的渴望。
"白云惭幽谷,清风愧泉源。"
这两句通过对比,将自己与大自然的美好进行了比较,表达了一种自谦之意。诗人面对那洁净如洗的白云和清新的山间溪流,感到自己的不够纯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批评。
"十年兹赏废,佳期今复存。"
这里诗人回顾了过去十年的时光,那些曾经的美好和努力似乎都已成为空谷足音,但他同时也意识到,现在依然有机会去实现那些曾经失落的美好。
"挂冠谢朝侣,星驾别君门。"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生涯的彻底放弃和对未来自由生活的向往。"挂冠"意味着辞官归隐,而"星驾"则象征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离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于世俗功名的超然与淡漠,以及对自然和精神自由的深切向往。
野烟霁处,掩映茅茨乍见,家家谁碓舂香,一一山蓝采笋。
愁是画眉催起,深浅蛮妆,总把山花衬。
山鹕进,最喜徭歌静引。数声林外,啼得春情尽。
穿松粉。髻娘扇起,双飞欲射,珠毛谁忍。
但抱无端恨。
天与奇龄,连闺算来,更百三岁。
神宗一代深仁,圣子七朝嘉惠。
栽培一老,问历几许流离。能留华发无蝉蜕。
日夕一藤蓑,少衣裳新制。无计。再逢盛世。
好把芳尊,暗消悲涕。休所承平轩冕,光争门第。
芝华采罢,自有青绝春山,娱人可比芙蓉髻。
笑我学神仙,尚留连妖丽。
平沙雪积,正层冰,千里冻河流。
浑脱浮沉难渡,泥污紫貂裘。
系马苦投山戌,望关门、半掩武安楼。
喜草间?兔,健儿多射取,醉豁边愁。
卷叶更吹觱栗,向悲风、惊起鬼啾啾。
酹酒长城枯骨,寻取月支头。
细小不堪丹漆,任乌鸢,衔去作高丘。
忘国觞如许,未归魂在白狼沟。
雪压天低,云随山断,咫尺长城无影。
新魂哭月,古雪凝冰,沙际至今微冷。
卷叶呜呜,未秋吹起霜风,凋翎频整。
望白登台畔,国殇何在,在人头岭。
忆子卿、壮岁辞乡,暮年归国,汉气千秋犹劲。
请羝易语,白雁难通,天使烈臣长命。
手执刀环,泪和酥乳淋漓,临分莫赠。
叹多情,依恋河梁,还馀好咏。
百戏鱼龙聚。昼阴阴、云房冰洞,帝城无暑。
日晡波心张水幄,列坐彻侯公主。
其外有、倾城士女。
少顷蛮奴乘象至,整鞭梢、踏入金塘去。
喧豗甚,尔何怒。鼻殷捲尽西山雨。
看水面、涛飞海立,银倾雪注。
犹记昆明传象战,莋马僰童跋扈。
今已庆、太平寰宇。
浴罢含元宣立仗,望赭袍、一朵红云吐。
率百兽,御阶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