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辰长安感述七首·其三》
《戊辰长安感述七首·其三》全文
明 / 黎遂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爰书新布盛都门,往事于今渐敢言。

投阁大夫朱紫富,勒碑僚属姓名尊。

猴冠尽拜妖狐焰,鲠骨多蒙齧狗痕。

斧钺未膏霾已扫,圣朝真信有馀恩。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遂球所作的《戊辰长安感述七首》中的第三首。诗中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时代更迭的感慨。

首句“爰书新布盛都门”,以“爰书”(古代记录事件的文书)的重新颁布,象征着新政策或新秩序的开始,强调了都城的盛大景象。接着,“往事于今渐敢言”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过去事件的讨论和回忆逐渐变得大胆起来,暗示了社会氛围的变化。

“投阁大夫朱紫富,勒碑僚属姓名尊”两句,运用典故,借“投阁大夫”(指东汉大臣杨震因不满朝政而自请贬谪)和“勒碑”(在石碑上刻写功绩)来表达对忠诚官员的怀念与尊敬。其中,“朱紫富”可能暗喻官员的显赫地位,“龈骨多蒙齧狗痕”则以“齧狗”(比喻小人)的比喻,讽刺那些曾经被小人所害的忠良之士。

“斧钺未膏霾已扫,圣朝真信有馀恩”则是对当朝统治者治理国家的肯定,表示在经历了风雨之后,政权得以稳固,正义得以伸张,百姓得到了应有的恩惠。其中,“斧钺”象征权力和法律,“霾已扫”意味着混乱与不公已被清除,展现出诗人对当前政治局面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个人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公正与仁慈的向往。

作者介绍

黎遂球
朝代:明   字:美周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46

(?—1646)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猜你喜欢

述怀

夙尚本林壑,灌园无寸资。

始怀经济策,复愧轩裳姿。

效官刀笔间,朱墨手所持。

谓言殚蹇劣,讵敢论居卑。

任小才亦短,抱念一无施。

幸蒙大夫贤,加惠宽箠苔。

抚己实已优,于道岂所期。

终当反初服,高揖与世辞。

(0)

即事偶赋

白烟竟日起,雨晦苍山深。

老菊不复妍,丹枫满高林。

抱病寝斋房,窗户结愁阴。

起望一舒情,遐眺豁烦襟。

人生亦已劳,世路方崎嵚。

且咏招隐作,无为名迹侵。

(0)

落帽台

分明屈子独醒愁,故作南华醉梦游。

岂是晋人真爱酒,渠侬心事更悲秋。

(0)

柬王弘愿居士·其一

教义怀疑欲细谈,问君高论可容参。

名心未化终非佛,痴望犹存总是凡。

性体由来无色相,空花枉自费研探。

蒲团坐破果何有,云在青山月在潭。

(0)

过濠上

心随溪水清,目逆岫云生。

不惮躧芳屐,桥南鸥乞盟。

(0)

古柳

异时古木蔽岩阿,去盗来兵厄斧柯。

老柳如龙寿千百,独全煨烬傲清波。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