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烟竟日起,雨晦苍山深。
老菊不复妍,丹枫满高林。
抱病寝斋房,窗户结愁阴。
起望一舒情,遐眺豁烦襟。
人生亦已劳,世路方崎嵚。
且咏招隐作,无为名迹侵。
白烟竟日起,雨晦苍山深。
老菊不复妍,丹枫满高林。
抱病寝斋房,窗户结愁阴。
起望一舒情,遐眺豁烦襟。
人生亦已劳,世路方崎嵚。
且咏招隐作,无为名迹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情感。首句“白烟竟日起,雨晦苍山深”以烟雾和雨水渲染出一种朦胧而沉郁的氛围,仿佛预示着内心的纷扰与外界的混沌。接着,“老菊不复妍,丹枫满高林”通过菊花的凋零与枫叶的红艳对比,暗喻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绚烂,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更迭与人的生命状态。
“抱病寝斋房,窗户结愁阴”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体不适与情绪低落,窗户上的阴影似乎也象征着心灵的阴霾。然而,诗人并未就此沉沦,而是“起望一舒情,遐眺豁烦襟”,通过眺望远方来寻求心灵的解脱与释放,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最后,“人生亦已劳,世路方崎岖”表达了对人生艰辛与世事艰难的感慨,但紧接着的“且咏招隐作,无为名迹侵”则表明了诗人不愿被世俗名利所累,希望回归自然,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宁静。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曾梯倚半空,百尺卧元龙。
偃蹇一榻上,峥嵘两争雄。
暮卷珠帘雨,夜镇犀帷风。
吾公安在哉,云间指青红。
俯视大千界,一器蚋满中。
巢蚊幸有馀,国蜗遂相攻。
湛湛天一碧,万里磨青铜。
不落牛背上,悠然送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