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龙吟·其二用瓢泉韵戏陈仁和兼简诸葛元亮,且督和词》
《水龙吟·其二用瓢泉韵戏陈仁和兼简诸葛元亮,且督和词》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水龙吟

被公惊倒瓢泉,倒流三峡词源泻。

长安纸贵,流传一字,千金争舍。

割肉怀归,先生自笑,又何廉也。

但衔杯莫问,人间岂有,如孺子、长贫者。

谁识稼轩心事,似风乎、舞雩之下。

回头落日,苍茫万里,尘埃野马。

更想隆中,卧龙千尺,高吟才罢。

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钟哑。

(0)
注释
公:众人。
瓢泉:地名,比喻诗才之丰沛。
长安:古都,这里指北宋都城开封。
割肉怀归:形容极度贫困但仍坚持理想。
雷鸣瓦釜:比喻庸才的声音喧嚣。
黄钟:古代乐器,象征高雅音乐。
翻译
他的才华震惊了世人,如同瓢泉倒流,三峡的词源奔涌而出。
在长安,他的诗文价值连城,一字千金,人们争相收藏。
他即使割舍自己的财富也要归隐,先生自我解嘲,这又何尝算得上廉洁。
只管举杯畅饮,不必问世间是否还有像我这样长久贫困的人。
谁能理解稼轩的心事,就像那风在舞雩台下吹拂。
回首望去,夕阳西下,天地间一片苍茫,尘土飞扬。
更想象那隆中之地,卧龙诸葛亮才华横溢,吟诵完毕。
请问谁能理解,为何庸才的鼓声竟能压过黄钟大吕的悠扬?
鉴赏

这首《水龙吟·其二》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他以瓢泉为题,通过戏谑友人陈仁和并提及诸葛亮,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词中“倒流三峡词源泻”形象地描绘了词人的才思如江河直下,显示出其卓越的文学才华。“长安纸贵”则暗指自己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誉,然而词人并不以此为傲,反而自嘲“割肉怀归”,表示宁愿放弃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回头落日,苍茫万里”描绘出一幅辽阔而寂寥的画面,寓言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事的淡然。“隆中”和“卧龙”则是对诸葛亮的典故运用,表达词人对英雄人物的仰慕和自我期许。“雷鸣瓦釜”和“黄钟哑”则借喻才华被埋没,暗示了词人对于社会不公的愤慨。

总的来说,这首词展现了辛弃疾豪放洒脱的个性,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现实的忧虑和对自己理想的坚守。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麻沙八景诗·其四祇园溪声

桥枕东流路透西,桥边梵刹亦幽奇。

人来问道不须问,抵听溪声悟佛机。

(0)

丫头岩用前韵

侧看初成峰,横看复成岭。

何年古仙人,飞步缓绝顶。

至今两髻丫,缥缈烟霞冷。

安步蹑荒遐,长啸清夜永。

(0)

再题二首·其二

半江鼻观已前知,恨不身先急棹飞。

虽则梅花不全见,妙香满载野航归。

(0)

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其五

瘦水微皴渐复槽,秋枫脱叶下江皋。

王杨卢骆青冥上,不废江河废尔曹。

(0)

吊法空

鹤不胜癯汝更癯,平沙独立未为孤。

雨花台上方知有,明月堂中竟省无。

此夜吟风凭北固,何时乘月叩西湖。

出头已解挑包走,试路西江问老夫。

(0)

幽居

春跗秋萼以时开,尔自野生吾懒栽。

有饭故须间菘韭,无羹安用著盐梅。

云苍云白变复变,雨旧雨今来不来。

杉露松霜皆我酒,竹根木瘿尽吾杯。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