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义湮沦吾道东,敢将见处与人同。
后生不遇东坡老,前辈今无南涧翁。
四偈真能垂具眼,瓣香端欲嗣宗风。
遗编一见如生面,怅望新阡恨不穷。
六义湮沦吾道东,敢将见处与人同。
后生不遇东坡老,前辈今无南涧翁。
四偈真能垂具眼,瓣香端欲嗣宗风。
遗编一见如生面,怅望新阡恨不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对已故的韩公(常伯或韩公下世)表达哀悼和敬仰之情的作品。首句“六义湮沦吾道东”暗示了诗人在文学传统中感到某种失落,但诗人仍坚守自己的道路。接下来,“敢将见处与人同”表达了诗人敢于公开分享自己见解的态度。
“后生不遇东坡老,前辈今无南涧翁”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苏东坡(东坡老)和可能类似于韩公(南涧翁)的前辈才子的怀念,认为后世难以再遇到像他们那样的人物。
“四偈真能垂具眼,瓣香端欲嗣宗风”赞扬了韩公的文学才华和独特见解,认为他的作品具有深刻洞察力,并希望后人能继承他的文学精神。
最后,“遗编一见如生面,怅望新阡恨不穷”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韩公去世的悲痛之情,感叹未能与他深入交流,对他的怀念之情无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逝者的敬仰,也是对文学传统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征辕已动不容攀,回首棠阴蔽芾间。
为郡不知歌舞乐,忧民赢得鬓毛斑。
澄清未展须持节,注想方深便赐环。
从此相思隔烟水,梦魂飞不到螺山。
行路难,归去来。
三日汝南城不开,天角隐隐闻轻雷。
掣电更划划,猛雨还漼漼。
稍添汪汪陂,渐淹高高台。
我欲晨兴出南郭,极目唯有白水漫蒿莱。
驿道安在哉,连山洑流相喧豗。
父母不复顾,婴孩弃之如尘埃。
戢戢生鱼头,人世永隔良可哀。
清都咫尺可以诉,谁挽北斗魁。
呜呼行路之难,邦人之灾。
庐山之岑岑,横绝东南天。
大江之汤汤,洲渚相钩连。
山水两中间,君家之故园。
忆昨别此去,春风初破年。
归来已秋节,登览恍依然。
万里一转蓬,四时真蜕蝉。
退无环堵宫,长逐车与船。
风景日愈佳,尘埃日缠绵。
人事正浩荡,徒劳赋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