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石斑斑舞碎光,岩花冉冉馥幽香。
当时吴猛逢山处,金阙横开在上方。
溪石斑斑舞碎光,岩花冉冉馥幽香。
当时吴猛逢山处,金阙横开在上方。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自然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溪流、岩石、花朵与空气的和谐共存。
首句“溪石斑斑舞碎光”,生动地描绘了溪水在阳光下闪烁的景象,石头表面的斑驳与光线的交织,仿佛是大自然的舞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次句“岩花冉冉馥幽香”,则转向对山岩间鲜花的描写。花朵缓缓绽放,香气弥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芬芳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与美好。
后两句“当时吴猛逢山处,金阙横开在上方”,通过一个典故引入,将读者的思绪带入历史之中。这里借用吴猛遇仙的传说,暗示在庐山深处,隐藏着超越凡尘的神秘与美丽,如同金色的宫殿般高悬于天际,引人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巧妙地融入神话传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旅人陟春山,回互临幽绝。
马首触层云,鸟鸣当三月。
桃萼烂虚空,松风吹洞越。
高岑上青苍,曲磴夐敧缺。
涧壑泻飞流,烟霭忽明灭。
灵仙扣丹房,素女开瑶穴。
乡关在遐方,中情向谁说。
忽闻上方钟,午餐僧已设。
阎子为此图,玩之未能辍。
恐为造化憎,堤备六丁掣。
水荒子,听我语,忍死休离去乡土。
江中风浪大如山,蛟鳄垂涎宁贳汝。
路旁暴客掠人卖,性命由他还更苦。
北风吹霜水返壑,稍稍人烟动墟落。
赈济欲下逋负除,比著当年苦为乐。
水荒子,区区吏弊何时无,闻早还乡事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