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嘉杂诗二十首·其十》
《端嘉杂诗二十首·其十》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全众回军未可非,反旗鸣鼓亦兵机。

不知三帅扬鞭际,谁为君王殿后归。

(0)
注释
全众:全体军队。
回军:撤退。
未可非:不一定是错的。
反旗:反向的旗帜(可能表示迷惑敌人或战术转向)。
鸣鼓:击鼓(作为信号或鼓舞士气)。
兵机:军事策略。
三帅:三位将领。
扬鞭:挥鞭指挥。
际:关键时刻。
谁:疑问词,指代不明身份的人。
君王:国王。
殿后:后卫,保护主力撤退。
翻译
大军撤退不能说是错误的决定,反向旗帜和战鼓也是军事策略的一部分。
在三位将领挥鞭指挥的时候,不清楚是谁会殿后保护国王安全返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端嘉杂诗二十首(其十)》。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和思考君王归宿的诗句。

“全众回军未可非”表达了战事紧急,全军撤退的情况并非轻易之举,反映出战争的严峻性质。

“反旗鸣鼓亦兵机”则描绘了一种战斗即将爆发的情景,反旗和鸣鼓都是古代战争中的信号,预示着战事的紧迫。

接着,“不知三帅扬鞭际”表达了对军中领导者——“三帅”的动向不明的情况。帅字通常指的是将领或军队统帅,这里的“三帅”可能是指具体的几个将领,或者泛指高级将领。而“谁为君王殿后归”则表达了对于君主安危的关心和疑问。在古代中国,“殿后”往往是指皇宫之内或朝廷政权中心,这里提及“殿后归”,可能是在询问在战乱中,到底是谁能够确保君王安全返回其本应在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和军事行动的描述,以及对君主安危的关心,展现了作者对于战争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鹦鹉洲

落日汉阳孤阁对,秋风鄂渚数舟横。

偶吟万里飘流句,独倚沧洲忆祢生。

(0)

延州柳湖·其三

日暖闲园草半薰,不堪春兴蝶纷纷。

山烟梦松成微雨,关月帘纤出断云。

三弄倚楼喧晚操,六花分队驻新军。

终年不见江淮信,吟向胡笳永夜闻。

(0)

哀吕西台行父四首·其四

吴兴空望使君车,道厄陈州亦命欤。

归路自为兜率去,遗忠谁访茂陵书。

秕糠世俗心无累,兰玉阶庭善有馀。

一束生刍犹未至,春风洒泪满襟裾。

(0)

贯之自岳先还衡阳示诗见别次韵奉和

云壑登临杖屦随,狂歌清醉乐忘疲。

拍肩正赋游仙曲,回首还吟陟屺诗。

春草便惊南浦别,寿觞应慰北堂慈。

区区流水高山意,常有孤音托子期。

(0)

连年往返水陆万馀里今自乡中挈家南来已至江州行彻险阻喜而作诗寄之

亥宫驿马岁翩翩,又作离乡路数千。

拔宅今为大去国,出灾休算小行年。

访寻前日停舟地,催迫穷阴舞雪天。

屈指还家已无事,便应调拂武城弦。

(0)

南喜寺

天监禅僧此结庐,石头高士有遗居。

楼飞缥缈岩腰峻,庵静峥嵘阁道虚。

雪后桂花香涧谷,春寒松雾滴巾裾。

山中物色吟虽苦,尽是诗翁掇拾馀。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