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众回军未可非,反旗鸣鼓亦兵机。
不知三帅扬鞭际,谁为君王殿后归。
全众回军未可非,反旗鸣鼓亦兵机。
不知三帅扬鞭际,谁为君王殿后归。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端嘉杂诗二十首(其十)》。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和思考君王归宿的诗句。
“全众回军未可非”表达了战事紧急,全军撤退的情况并非轻易之举,反映出战争的严峻性质。
“反旗鸣鼓亦兵机”则描绘了一种战斗即将爆发的情景,反旗和鸣鼓都是古代战争中的信号,预示着战事的紧迫。
接着,“不知三帅扬鞭际”表达了对军中领导者——“三帅”的动向不明的情况。帅字通常指的是将领或军队统帅,这里的“三帅”可能是指具体的几个将领,或者泛指高级将领。而“谁为君王殿后归”则表达了对于君主安危的关心和疑问。在古代中国,“殿后”往往是指皇宫之内或朝廷政权中心,这里提及“殿后归”,可能是在询问在战乱中,到底是谁能够确保君王安全返回其本应在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和军事行动的描述,以及对君主安危的关心,展现了作者对于战争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