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壑东南寄草堂,牵萝扪虱且行藏。
风前漫自歌招隐,月底那堪赋悼亡。
海岱飘零冯叟铗,湖天摇落米家航。
从知上客饶珠履,愧杀淮阴愿未偿。
半壑东南寄草堂,牵萝扪虱且行藏。
风前漫自歌招隐,月底那堪赋悼亡。
海岱飘零冯叟铗,湖天摇落米家航。
从知上客饶珠履,愧杀淮阴愿未偿。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答睿父参知四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半山腰的草堂,与自然为伴,过着隐逸的生活。他以牵萝扪虱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厌倦。
“风前漫自歌招隐”,诗人站在风中,吟唱着招隐之歌,表达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月底那堪赋悼亡”,在月光下,诗人难以忍受地写下了悼念亡者的诗句,暗示了他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哀伤。
“海岱飘零冯叟铗”,借用冯谖弹铗而歌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怀才不遇的感慨。“湖天摇落米家航”,则通过描述湖面的秋色和船只的摇曳,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最后,“从知上客饶珠履,愧杀淮阴愿未偿”,诗人深知那些高雅的宾客们拥有丰富的财富和地位,而自己却未能实现像韩信那样功成名就的愿望,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遗憾。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万岁山高,广寒殿古,缥缈九重深处。
太液波容,承光树色,便是阆风玄圃。
银瓮宫醪,雕盘玉馔,味胜琼浆麟脯。
半空中、羽盖云旓,恍惚昼逢王母。
蒙圣恩、特赐传宣,遍教游览,宴罢归来日暮。
城转西华,桥连东阁,迤逦蓬莱仙路。
紫禁宸居,青山隐墅,中夜梦魂来去。
睡觉来、日出东方,鸟语花香在户。
朔风一夜,搅霜空、丹却千林寒绿。
帘卷碧山楼阁静,镇日看山未足。
我羡高人,萧然林洞,鹤骨清如玉。
园收芋栗,拥炉时泻醽醁。
严冬物色荒凉,欹枕萧萧,落尽燕山木。
长忆东邻闲学士,那得一尊相属。
病起挥毫,朝回隐几,漫写江南曲。
柴门溪上,犹锁万竿修竹。
玉阳山水,入丹青、真足世间奇物。
曲曲山房围八卦,四面苍崖翠壁。
峭峡穿云,回潭浴日,绝壑藏冰雪。
洞天六六,此中堪与争杰。
画图遥谢山人,妙品新词,把玩光辉发。
祝我与山长不老,阅尽万缘生灭。
玉女潭深,白鸥池静,照见飘萧发。
寸心耿耿,两乡千里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