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扬州女儿行·其二》
《扬州女儿行·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贫家有女即银树,一朵琼花人竞娶。

女儿嫌老不登车,泣向双亲泪如雨。

阿娘好语慰妖娆,秘戏欢娱得几朝。

此翁早遣黄泉去,更向豪家渡鹊桥。

青春不误都繇汝,即使生儿何用举。

桃花不惜傍枯杨,为展春图师素女。

繇来鬼伯在扬州,催命家家红粉楼。

少年尚可迎桃叶,老大休教买莫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扬州地区女儿的命运与社会现象。通过对比贫家女儿与富贵人家女儿的不同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和女性地位的低下。

首句“贫家有女即银树”,形象地比喻贫家的女儿如同财富的象征,暗示了她们在家庭中的价值被高估,但实际命运却因家庭贫困而受限。接着,“一朵琼花人竞娶”描绘了女儿出嫁时的热闹场景,但背后隐藏的是她们被迫嫁人的无奈与痛苦。

“女儿嫌老不登车”、“阿娘好语慰妖娆”两句,展现了女儿对婚姻的不满以及母亲试图安抚女儿情绪的努力,反映了家庭内部的情感纠葛。然而,“此翁早遣黄泉去,更向豪家渡鹊桥”则揭示了父亲过世后,女儿只能被迫嫁给富贵人家,这种命运的转折充满了悲剧色彩。

“青春不误都繇汝,即使生儿何用举”表达了女儿对于自己青春年华被剥夺的愤怒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她们在婚姻中可能无法生育或子女无法得到应有的照顾。最后,“桃花不惜傍枯杨,为展春图师素女”以自然界的桃花与枯杨作比,象征着女儿虽身处困境,仍能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美丽,同时表达了对女性独立与自我实现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背景下女性的悲惨命运,以及她们在传统礼教与现实压力下的挣扎与抗争。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庭梧七首·其七

冬夜不成眠,寒灯听骚屑。

天明惊皑皑,梧桐枝上雪。

(0)

秉之齿落有诗且羡予齿之牢和其韵以慰之且自慰云耳

兄弟一气耳,谁强谁独衰。

弟齿齾更落,予发白且蓰。

朝来览明镜,鬅鬙乱如茨。

咄哉此二疾,自古谁能医。

太公口含两,张苍一无之。

年皆过百岁,天岂云独私。

人生真大梦,世事如奕棋。

社栎散乃寿,自全本支离。

兄弟幸在告,为乐当今兹。

湖山共追逐,杖藜未须支。

头童与齿豁,韩公浪云悲。

西山朝气爽,不妨拄空颐。

(0)

寄沈方伯

意到为云亦颇浓,更谁东野化为龙。

一言此老平生外,千古诗人五字中。

京国交深贤故旧,太湖天结主人翁。

斯文岂止论韩孟,安得无诗七十峰。

(0)

泉上和司马

万古乾坤万古心,一泓泻此托孤吟。

天机在我真鱼鸟,逝者如斯自古今。

羲卦画来元有易,朱弦弹绝已无琴。

镜光且莫轻相照,老子惊看白发深。

(0)

南川书来知领平湖教官·其四

何许书来遗好音,春风刚坐草堂琴。

青天白日凭谁眼,流水行云得我心。

弄枕箕山真有许,钓鳌东海久无任。

先生自与行藏熟,不悔深山入未深。

(0)

白鹤溪铺舟中

我爱佳名白鹤溪,客情舒处又题诗。

分明画得无怀世,杨柳家家卖酒旗。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