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其一》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老去君空见画,梦中我亦曾游。

桃花纵落谁见,水到人间伏流。

(0)
注释
老去:年老离去。
君:您。
空:只。
见:看见。
画:画作。
梦中:在梦境中。
我:我。
亦:也。
曾:曾经。
游:游览。
桃花:桃花树。
纵:即使。
落:落下。
谁:谁。
见:看见。
水到:水流到。
人间:人世间。
伏流:暗流潜行。
翻译
你只能在画中见到我老去的样子,
在梦中我也曾亲身游览过那地方。
鉴赏

这两句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收录在《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中。从这些诗句来看,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对生命境遇的淡然态度。

“老去君空见画”,这里的“老去”指的是年岁增长,身处晚年,但心中的山水画卷依旧鲜活。苏轼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但对于自然美景的追求和热爱并未减退,只是现在更多地是通过观赏画作来满足自己的情感寄托。

“梦中我亦曾游”,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境界。在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似乎被打破,他得以自由地游历那些心中的风景。这不仅展示了苏轼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也表现出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广阔。

“桃花纵落谁见”,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春日无人问津的桃花落下的景象。桃花在这里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象征,同时也隐喻了世事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在这样的背景下,“谁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水到人间伏流”,这里的“水”代表着自然界中最为柔顺而又不屈不挠的力量。它能够穿越山峦,流经平川,最终融入广阔的大海。这句话传达了一种生命力与持续性的象征,也反映了苏轼面对生活起伏时的坚韧不拔。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苏轼深邃的艺术造诣和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独到领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人日集顾氏桃花馆同集者黎惟敬休承弟顾汝和诸昆季也

喜逢人日转青阳,燕赏桃花旧草堂。

七菜漫随时令设,一杯聊与故人尝。

东风早巳回明庶,柳色行将绕建章。

但得弟兄常聚首,不妨京国是他乡。

(0)

题南桥范子润园亭

仲夏园林好,薄阴烟树重。

孤花犹灼灼,一鸟鸣嗈嗈。

幽径抽新竹,清风奏古松。

新茶煮初熟,有客忽过从。

(0)

题画赠朱拱之

君山兀兀湖水急,烂银盘中螺一粒。

老龙把弄苍玉枝,飞涛掀空海神泣。

振林裂石孤月明,划然似觉天西倾。

持将浊世詟妖魅,愧作笙竽新样声。

(0)

题雪竹

雪霁湘川绝点埃,冷枝寒叶脆难开。

舜妃昨夜游何处,骑得翩翩白凤回。

(0)

宴集次费宗裕韵

涌金门外新亭好,得共群贤尽日娱。

白藕褪花秋欲近,绿筠交叶暑全无。

衣浮爽气龙收雨,镜破澄光鹭点湖。

回首凤城扶醉入,漏声催晚急铜壶。

(0)

次韵九日登吴山

良辰载酒不虚行,天拔胥山入凤城。

簪菊莫嫌乌帽重,佩萸还喜绛囊轻。

长风送雁秋逾净,斜日团鸦晚更晴。

自幸登临无老态,漫扶双足放眸明。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