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诸陵陷河北,盗发宝衣斧陵木。
或言陵下往来人,夜闻翁仲草间哭。
何年却遣朝陵官,含桃璀粲登金槃。
悲哉,人家坟墓各有主,谁修永昌一抔土。
国家诸陵陷河北,盗发宝衣斧陵木。
或言陵下往来人,夜闻翁仲草间哭。
何年却遣朝陵官,含桃璀粲登金槃。
悲哉,人家坟墓各有主,谁修永昌一抔土。
此诗描绘了一番荒凉与沧桑的景象,反映了时势的变迁和历史的残酷。开篇便提到“国家诸陵陷河北”,这是对过往帝王陵墓被侵蚀的一种哀叹,同时也隐含着对当时政治动荡与国力衰败的无奈。接着,“盗发宝衣斧陵木”则进一步描绘了陵寝遭受破坏的情景,反映出社会秩序的混乱和道德的沦丧。
在下一句“或言陵下往来人,夜闻翁仲草间哭”,诗人通过传闻表达了一种哀伤之情。这里的“翁仲”可能是指古代某位忠诚守墓的人物,其在夜深人静时独自悲泣,展现了对过往历史与文化的缅怀和敬仰。
接下来,“何年却遣朝陵官,含桃璀粲登金槃”,诗人似乎是在追问何时能重新派遣守陵之人,以恢复陵墓的尊严。而“含桃”、“璀粲”等词汇则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过往繁华的怀念。
最后,“悲哉,人家坟墓各有主,谁修永昌一抔土”,诗人表达了深深的悲凉。每个家庭的祖坟都应有人去守护,但现实中却是无人问津,连永昌(可能指某位帝王或尊者)的陵墓也不再被人照料。这不仅反映了历史的冷酷,也透露出个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陵墓遭受破坏的情景和个人的哀伤之情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历史沧桑、文化传承以及人性的深刻反思。
竦楶雕珉万万层,云头晃晃现觚棱。
野人自爱幽深景,只是寻常不见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