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斋中读书·其五》
《斋中读书·其五》全文
清 / 朱彝尊   形式: 古风

孔门善说《诗》,子云商起予。

流传大小毛,授受大小《序》。

纵有齐鲁韩,见之色斯阻。

夹漈一后生,攻以烈火炬。

先儒误听信,凿枘生龃鼯。

微言忽中绝,大义不复举。

闻人左丘明,著书秦相吕。

其言虽近诬,其事颇足取。

国侨赋《褰裳》,晋为退师旅。

《木瓜》美齐桓,情岂系男女。

诗教厚人伦,诲淫何独许。

可怪上蔡师,为力亦太钜。

芟弃郑卫篇,窜改《雅》《颂》所。

谁为辨异同,复遵笺传语。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彝尊的《斋中读书(其五)》,他通过对孔子门徒研习《诗经》的描述,批评了后世学者对《诗经》的过度解读和删改。诗中提到孔门弟子如子云、商起予等人对《诗经》的传授,以及大小《毛诗》和《大小序》的不同版本。朱彝尊指出,即使像齐鲁韩这样的学者,面对这些内容也会感到困惑。他批评了夹漈后生过于激进的学术态度,导致先儒观点的分歧和经典微言大义的中断。

接着,诗人引用左丘明著书的事例,虽然其真实性可能有争议,但他的著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朱彝尊质疑为何过分强调《诗经》中的某些篇章,如《褰裳》与军事退师的关系,《木瓜》赞美齐桓公的情感并非仅限于男女之情。他认为《诗经》本应弘扬人伦教育,而非仅用于指责性行为。

最后,诗人对上蔡师的过度删改表示惊讶,他们甚至删除了郑卫诗篇,改动《雅》《颂》的内容。诗人呼吁有人能分辨这些异同,恢复经典的原貌,遵循古代的注释传统。

整首诗体现了朱彝尊对于古籍研究的严谨态度和对传统学术传承的重视,同时也揭示了他对后世学者过度诠释经典的一些批评。

作者介绍
朱彝尊

朱彝尊
朝代:清   字:锡鬯   号:竹垞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生辰:1629~1709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文渊阁前芍药数本甚盛次韵二首·其二

一声啼鸟送春归,万紫千红处处稀。

独有此花为近侍,不随桃杏斗芳菲。

清标半露丹砂顶,绝品曾分玉带围。

名世古来元是相,托根常得傍黄扉。

(0)

遇庆成宴二首·其二

雪后龙墀不动尘,天颜有喜庆明禋。

金声合奏君臣乐,玉食兼收海陆珍。

风外漏传双阙午,日边人醉九重春。

小官何幸沾周燕,共祝南山拜紫宸。

(0)

奉酬石太仆允升有怀次韵三绝·其一

行藏无定倩谁盟,独爱仙舟桂楫轻。

未必路河风信急,自缘乡国动归情。

(0)

九月九日寓九江时户部李时雍同年预约游庐山以是日雨作中辍时雍复遣人送酒侑以一绝因走笔戏答四绝·其二

满城风雨菊初开,知是东君着意栽。

莫待明朝花冷淡,清香留待故人来。

(0)

扬州

勒马江都欲问天,琼花归去几多年。

应知绝品非凡骨,特与人间作样传。

(0)

怀杨邃庵四首·其四

南翔岂无雁,东逝岂无鱼。

鱼雁非我群,焉能执素书。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