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㢸秘校赴婺源》
《送刘㢸秘校赴婺源》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云木葱茏处,鸡鸣古县城。

山高地多险,源近水偏清。

斫漆资商货,栽茶杂赋征。

案头龙尾砚,切莫苦求精。

(0)
注释
葱茏:形容树木茂盛翠绿。
鸡鸣:清晨的鸡叫声,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
源近水偏清:水源近,水质自然清澈。
斫漆:砍伐漆树,指采集自然资源。
栽茶:种植茶叶,农业生产活动。
赋征:赋税征收。
案头:书桌上的。
龙尾砚:一种精致的砚台,常以龙形装饰。
切莫:千万不要。
苦求精:过分追求精细。
翻译
在那云雾缭绕的茂密树林中,古老的城邑响起鸡鸣声。
山势高峻且多险阻,水源靠近的地方水质特别清澈。
人们砍伐漆树以换取商业利润,种植茶叶也要缴纳各种赋税。
书桌上摆放着精致的龙尾砚台,但不必过分追求完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刘㢸秘校赴婺源》,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婺源任职时的场景。首句“云木葱茏处”,以茂密的树林暗示了婺源的自然环境之美;“鸡鸣古县城”则描绘出清晨鸡鸣声中古城的宁静与生机。接下来,“山高地多险”展现了当地地形的峻峭,而“源近水偏清”则突出了水源的清澈,寓言了婺源的纯净与清新。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当地的经济活动,“斫漆资商货”,说明婺源的漆树资源丰富,对于商业贸易有所贡献;“栽茶杂赋征”则反映出茶叶种植在当地经济中的地位,以及税收的情况。最后,诗人以“案头龙尾砚,切莫苦求精”寄语朋友,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不必过于追求完美,保持平和的心态,享受生活和工作的乐趣。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既描绘了地方风情,又寓含人生哲理的送别诗,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质朴和深沉。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天津桥

行阙千重锁暮烟,山如洛邑水如瀍。

黄尘障断中原路,忍立桥头听杜鹃。

(0)

弥牟镇孔明八阵图

我稽八阵图,规模载方册。

朅来镇西蜀,夔门观叠石。

赋诗有数字,字字究来历。

进涉汉州西,弥牟镇之北。

平原列堆阜,滩石同一式。

细思作者意,孔明有深策。

高岸或为谷,滩石存遗迹。

江海变桑田,平原犹可觅。

故今两处存,千载必一得。

再歌遂成篇,当有智者识。

(0)

总使生日乐语

丹青步武是家传,夜泛灵槎下九天。

才看收驹霜满节,旋观董饷地流钱。

补天有谱行归辅,阅世无疆不计年。

饮罢锋车趣东去,座中舐鼎亦俱仙。

(0)

减字木兰花.和张文伯对雪四首·其二

诗成呵手。欲写已输君赋就。寒粟生肤。

一盏浇肠可得无。回风弄巧。比似婆娑尤敏妙。

似个人人。嗅认梅花孰是真。

(0)

千秋岁·其五张文伯生日

晓霜初肃。秋色团芳菊。榴转紫,柑犹绿。

昨朝吹帽会,未快登临目。

须信道,兵厨准拟三千斛。采采香盈掬。

泛泛纷浮玉。红袖捧,清歌逐。

何妨倾坐客,共献长生祝。

归去好,北门夜引金莲烛。

(0)

和徐季功墨梅·其二

便是朱唇素面,那知绿叶青枝。

净几明窗展处,微风淡月醒时。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