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四首·其一》
《偈四首·其一》全文
宋 / 释知炳   形式: 偈颂

此事最希奇,不碍当头说。

东邻田舍翁,随例得一橛。

非唯贯声色,亦乃应时节。

若问是何宗,八字不著丿。

(0)
鉴赏

这首诗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探讨了生活中的平凡与非凡,通过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中提到的“东邻田舍翁”是一个普通的乡下老人,他“随例得一橛”,即按照习俗得到了一根木桩。这根木桩在常人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但在诗人的笔下,它却具有了超越表面的意义。

“非唯贯声色,亦乃应时节。”这句话意味着这根木桩不仅在物质上有所体现,更在精神和时间的维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贯声色”,可能指的是它在某种仪式或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象征着连接声音与色彩的力量;“应时节”,则暗示了它与自然、时间的和谐共存,代表着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活智慧。

最后,“若问是何宗,八字不著丿。”这一句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这根木桩所属的哲学或宗教体系是什么?但诗人巧妙地以“八字不著丿”回应,意指答案并不在于传统的文字表述之中,而是在于对生活的直接体验和感悟。这反映了禅宗中“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直观领悟,以及“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核心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个具体的事物,引导读者思考生活中的平凡与非凡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实践深刻的真理。它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现象,深入内心,寻找生活的真谛。

作者介绍

释知炳
朝代:宋

释知炳,永康(今四川都江堰市)人。住韶州南华寺。为南狱下十五世,太平勤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六首。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三

树底全无一点红。今年春事又成空。

不须追恨雨和风。

欲去未来多恶况,独眠无寐少欢悰。

一声啼鴂五更钟。

(0)

瓶水生数花须臾有蜂来集感而赋诗

折花养瓶水,老眼聊自怡。

案置须臾间,游蜂已著枝。嗅香起还泊,??动天机。

不知何方来,神速乃如斯。

宇宙一气通,万类不相违。

石虎没劲矢,竹龙化清陂。

矧兹抱灵识,倏与吾心期。

吾心未专寂,举念物先知。

千生风轮转,都缘爱欲移。

勉哉学坐忘,宜默同木鸡。

无中产物象,显晦随所之。

超然合大空,鬼神莫能窥。

(0)

送雷公达观赴召

我观靖康初,尘氛蒙帝阙。

君臣失上著,社稷几危绝。

君时沉布衣,抗疏何悲切。

言听豺狼诛,狐狸肝胆裂。

铁骑稍稍去,佞谀归一辙。

小臣更不容,排摈争媒蘖。

后来祸何如,欲语气先噎。

七年坐闭废,口舌宜钳结。

技痒不复禁,囊封仍论列。

朝廷果召还,爱士如饥渴。

魏阙心久驰,行色安可遏。

江山阻且长,忠信自平达。

露肘见天子,首荐经纶说。

邦荣身亦荣,无愧古明哲。

(0)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简韶美以资一噱·其五

黑白未分时,几人知此著。

一著只这是,为子说崖略。

(0)

时升咏雪效前人体尽禁比类颜色等字率予同赋用其韵

丰年真可必,时雪降今冬。

飞霰纷纷集,同云羃羃重。

炉深添炽炭,寺远隔疏钟。

先压窗前竹,难分岭上松。

画楼欺酒力,幽径灭樵踪。

蓑笠看渔父,锄犁慰老农。

穿檐寒正苦,布野润宜浓。

梁苑思重赋,袁门想半封。

龙沙犹张王,虎士莫骄慵。

吾土端无恙,天公久见容。

(0)

登咒土寺东台

寻幽通野寺,访古得危亭。

木偃千年盖,山围一面屏。

登临徐发兴,萧散偶忘形。

倚郭繁华地,斯游喜屡经。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