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泛碧斋诗》
《泛碧斋诗》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画斋初泛碧溪浔,十里津平叠翠岑。

拍岸烟波梅雨细,连天芳草岭云深。

愧烦断取西湖景,暂慰倾思北阙心。

好是清霄山吐月,水光天影共沈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泛舟碧溪的悠然之感。首联“画斋初泛碧溪浔,十里津平叠翠岑”以“初泛”二字开篇,暗示了诗人泛舟于碧绿溪流的开始,而“浔”字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接着,“十里津平叠翠岑”描绘了两岸延绵的翠色山峦,与平静的水面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自然美景。

颔联“拍岸烟波梅雨细,连天芳草岭云深”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前句“拍岸烟波梅雨细”描绘了雨后溪边的景象,烟雾缭绕,细雨轻拂,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后句“连天芳草岭云深”则将视线拉远,展现了一片辽阔的绿色世界,云雾缭绕,仿佛与天空相连,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

颈联“愧烦断取西湖景,暂慰倾思北阙心”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暂时的慰藉和内心的倾诉。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西湖的美景与当前所处的环境进行对比,既表达了对远方美景的怀念,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需求。

尾联“好是清霄山吐月,水光天影共沈沈”以月升山头、水天一色的景象收尾,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月光洒在水面上,与天际的倒影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给人以心灵的抚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月夜清吟

露天翘首耸肩高,阁下曲池前。

幽花照水,嫩草含烟。绕廊时觅句,爱月夜迟眠。

岩畔长松拂尘,桥头弱柳飞绵。

吟能变化诗称佛,家有园林境比仙。

(0)

次韵答苏昆山上舍「乞菊」

晚节无佳色,篱英放最繁。

忘忧供隐逸,适趣笑温存。

锦赛三春圃,芳孤九月园。

长公多兴事,既得复何言。

(0)

凤山崎归途暮望

海峤凭高望,垂鞭马暂停。

云低连浪白,野阔混天青。

长啸传空谷,游踪寄驿亭。

苍茫归路远,落日照林扃。

(0)

平林庄过孙悫民处士园作赠

寂寂柴门短短篱,群山环绕水涟漪。

花因露润香生座,竹到春深翠入池。

静院谈心閒品茗,虚窗抱膝畅评诗。

翛然顿觉尘襟净,栖隐真惟此地宜。

(0)

哭黄伟山内兄·其二

閒座寒毡叹也无,樽中常满不愁沽。

死生有命偏怜汝,休戚关情素悉吾。

设帐生徒多就马,连床兄弟久方苏。

他时处仲如相遇,惟见黄公旧酒炉。

(0)

秋游隙溪,饮草亭作

修篁簇簇连沙汀,秋色苍然来草亭。

岩云片片忽飞去,送到群峰入眼青。

杖头幸有百钱挂,村沽饮共桑麻话。

曲涧清泉鸣似琴,平林冷淡秋如画。

樽前畅饮杯复杯,陶然诗兴酒边来。

吟秋步入菊畦去,寒香插鬓笑颜开。

人生自古贵行乐,明朝还把游山约。

数声牧笛催人归,前村已上如钩月。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