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船乘风棹千里,后船搥碇犹未起。
同在江湖各待时,傍人且莫论行止。
前船乘风棹千里,后船搥碇犹未起。
同在江湖各待时,傍人且莫论行止。
这首诗描绘了两艘停泊在江河中的船只,一前一后,各自等待着不同的时机。前船似乎已经借助风力航行了千里之遥,而后面的船只则还在等待,尚未启程。诗人通过这样的场景对比,展现了等待与行动的不同状态,以及每个人在生命旅程中所处的不同阶段。
“前船乘风棹千里”,形象地展示了前船利用自然之力,勇敢地向前航行,象征着积极进取、把握机遇的生活态度。“后船搥碇犹未起”,则描绘了后船在等待中,可能是在积蓄力量或是寻找更好的出发时机,寓意着耐心与准备的重要性。
“同在江湖各待时”,点明了两船虽然身处同一环境,但各自有着不同的等待理由和目的,强调了个体差异与独特性。“傍人且莫论行止”,则是诗人对旁观者的劝告,提醒人们不要轻易评价他人的选择与行动,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反映了人生旅途中的等待与行动、个人选择与社会评价等多个层面的主题,具有较强的启示性和艺术感染力。
四世凡五公,贵盛古自昔。
于我如浮云,光前在仁宅。
仰观我絜斋,江汉濯之白。
下视世所羡,腰黄眼前赤。
度越此流辈,人何啻千百。
希舜鹿野居,介然有如石。
尝为耳目人,天子屡前席。
义难若是恝,命岂可终逆。
非如一小官,去就惟我适。
况当有道时,丘自不与易。
世方厄三空,实当有长策。
心肝奉至尊,忧劳敢云斁。
行矣金玉声,智勇全赵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