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五里强,治地十亩宽。
奇峰面朝挹,高阜背屈蟠。
忽献若神授,久閟由天悭。
兹焉卜寿宫,朱垩浮林端。
使君世虑澹,出岭颜如丹。
静思三窟危,孰如一丘安。
莳松既森秀,引泉亦甘寒。
愿言奉巾屦,暇日来盘桓。
出郭五里强,治地十亩宽。
奇峰面朝挹,高阜背屈蟠。
忽献若神授,久閟由天悭。
兹焉卜寿宫,朱垩浮林端。
使君世虑澹,出岭颜如丹。
静思三窟危,孰如一丘安。
莳松既森秀,引泉亦甘寒。
愿言奉巾屦,暇日来盘桓。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雅的别墅风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出郭五里强,治地十亩宽。奇峰面朝挹,高阜背屈蟠。" 开篇即勾勒出一幅别墅所在的自然风光图画,诗人从离开城市五里的距离和开辟的田地广度,到奇峰高阜的位置布局,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安逸的空间。
"忽献若神授,久閟由天悭。兹焉卜寿宫,朱垩浮林端。" 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赞美之情,似乎是天赐的福地,而“卜寿宫”则暗示这里是一个可以长久居住、延年益寿的地方。
"使君世虑澹,出岭颜如丹。静思三窟危,孰如一丘安。"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尘世纷争的超脱,以及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静思”二字,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而“三窟危”与“一丘安”的对比,更突出了宁静生活的珍贵。
"莳松既森秀,引泉亦甘寒。愿言奉巾屦,暇日来盘桓。" 最后几句诗描绘了别墅周围的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对于清泉的享受和悠闲时光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赞美之情。
愚民参差,成此幽囚。绵绵赤抱,皤皤白头。
过隙野马,涉世浮沤。狂迂速罪,予复何尤。
魂欲我去,飘忽远游。呜呼魂兮魂兮,尔无板荡。
骨肉万里,涕泣我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