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秋声一雁飞》
《赋得秋声一雁飞》全文
明 / 缪昌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淅沥金风动碧林,遥空独雁助长吟。

声寒绝塞三千里,影照长安一片砧。

秦陇云横朝起笛,潇湘月冷夜闻琴。

于今圣世销烽火,北海应无系帛音。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缪昌期的《赋得秋声一雁飞》以秋日之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孤雁南飞的画面。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与哲思。

首联“淅沥金风动碧林,遥空独雁助长吟”,开篇即以“金风”点明季节,秋风萧瑟,吹动着碧绿的树林,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接着,“遥空独雁”则引出主体形象——一只孤独的大雁在高远的天空中翱翔,其“助长吟”的动作仿佛在吟唱着秋天的哀愁与思念,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情感深度。

颔联“声寒绝塞三千里,影照长安一片砧”,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大雁的叫声在遥远的边塞回荡,声音显得格外凄凉,而其身影则映照在长安城的捣衣砧上,捣衣砧是妇女们为远行丈夫准备衣物时所用,此处暗喻离别与思念之情。这两句通过空间的距离感和时间的对比,强化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

颈联“秦陇云横朝起笛,潇湘月冷夜闻琴”,继续扩展画面,将场景从北方的边塞扩展到南方的秦陇与潇湘,云横笛起,月冷琴响,分别代表了不同地域的音乐与自然景象,既表现了各地独特的文化风情,也寓意着不同人物的情感状态,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尾联“于今圣世销烽火,北海应无系帛音”,则转向对和平时代的颂扬。在当今盛世,战火已熄,不再有战争的烽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同时,通过“北海应无系帛音”这一细节,暗示即使在和平时期,人们仍能通过书信传递情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和孤雁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历史变迁和时代风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缪昌期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归途有感

尘事纷纷等数沙,岁阑又值客归家。

既无松菊荒三径,安有图书载五车。

四海壮怀倾竹叶,一年清梦见梅花。

篷窗底是寒威逼,不信吾生未有涯。

(0)

集杜寄杨少陵

良友昔相于,吟诗正忆渠。

即今千种恨,不寄一行书。

旧好何由展,新知已暗疏。

长为万里客,跋涉体何如?

(0)

春日田园杂兴四首·其一

莫羡春城景物华,故园耕读自传家。

饧箫吹起风初暖,禊席归来日半斜。

闲看儿童调燕雀,时邀亲友话桑麻。

蜂针渐老莺簧涩,遍地黄金簇菜花。

(0)

八十自寿二首·其一

端辰长至岁朝春,六度重逢到八旬。

古谚尚传难遇日,遐龄犹是未归人。

百年似箭时光速,四大如毬世变新。

且喜重闱称庆日,荷花香里聚天伦。

(0)

小云栖石屋

一碧豁岩罅,仰窥如井深。

泉源太古雪,天气四时阴。

红日不能到,白云何处寻?

偶闻人语聚,满谷答清音。

(0)

虞山道中所见

支筇出郭望西东,一路人家翠霭中。

容我结趺松屋绿,倩人啜茗竹炉红。

花畦比户编篱隔,涧脉分流凿沼通。

却向密林深箐衣,万千红紫斗春风。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