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声中老病心,此心无计驻光阴。
西园雨过好花尽,南陌人稀芳草深。
喧梦却嫌莺语老,伴吟惟怕月轮沈。
明年才候东风至,结驷期君预去寻。
杜宇声中老病心,此心无计驻光阴。
西园雨过好花尽,南陌人稀芳草深。
喧梦却嫌莺语老,伴吟惟怕月轮沈。
明年才候东风至,结驷期君预去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暮春时节的感慨与独白。开篇“杜宇声中老病心,此心无计驻光阴”两句,通过对杜宇(即杜鹃)的叫声和自己年迈多病的心境,抒写了诗人对于光阴易逝、时光难留的无奈与哀愁。
接着,“西园雨过好花尽,南陌人稀芳草深”两句,则描绘了一场细雨过后,西园里的美丽花朵已经凋零,而南陌(即南郊)的人迹罕至,只剩下了浓郁的芳草。这些景象都透露出春天即将过去的感伤。
“喧梦却嫌莺语老,伴吟惟怕月轮沈”两句,则转向诗人个人情感的表达。他在喧闹的梦中,听到了莺鸟的叫声,却感觉到连这悦耳的声音也显得有些陈旧。同时,他害怕自己随着明月高悬而心境变得沉重。这些都是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
最后,“明年才候东风至,结驷期君预去寻”两句,诗人表达了希望在来年春天到来之前,与友人宋维员(即宋之问)约定好相聚。这里的“结驷期君”,意味着彼此间的情谊深厚,如同牛马结合一般难以分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友情珍贵以及生老病死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
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
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
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此心无有新冤。
况抱瓮年来自灌园。
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
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
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