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三月水,芳草绿回汀。
楼外莺梭啭,窗前渔榜停。
午烟随处满,卯酒未曾醒。
花事知何许,柴门竟日扃。
秦淮三月水,芳草绿回汀。
楼外莺梭啭,窗前渔榜停。
午烟随处满,卯酒未曾醒。
花事知何许,柴门竟日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生活细节的精妙刻画,展现了诗人在春日里闲适自得的情怀。
“秦淮三月水,芳草绿回汀。”这里,“秦淮”指的是秦淮河流域,即今南京一带。三月时节,水波荡漾,映照着初生的嫩绿的芳草,这些草在河岸边生长,形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致。
“楼外莺梭啭,窗前渔榜停。”诗人在这里描写了自己居住的环境。楼外传来了燕子的欢快歌声,而窗前的渔舟则静静地停泊。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安逸宁静的生活状态。
“午烟随处满,卯酒未曾醒。”午后时分,一缕缕轻柔的炊烟弥漫在空气中,这是家居生活的一种闲适象征。"卯酒未曾醒"则是说诗人还沉浸在早晨饮酒的愉悦之中,时间仿佛静止。
“花事知何许,柴门竟日扃。”最后两句通过对鲜花和家园的小径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花事知何许"是说春天里谁又能知道那些鲜花的去处?而"柴门竟日扃"则表达了一种将自己隔绝于世俗纷争,享受清静生活的心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春天里那份悠然自得的情怀。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楼卧。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朔风吹古柳,时序忽代续。
庭草萎已尽,顾视白日速。
吾本落拓人,无为自拘束。
倜傥寄天地,樊笼非所欲。
嗟哉华亭鹤,荣名反以辱。
有客叹二毛,操觚序金谷。
酒空人尽去,聚散伤局促。
揽衣起长歌,明月皎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