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堪营屋,何山更采薇。
怪松拿石出,好鸟傍人飞。
衰相年来见,幽寻乱后稀。
郎君似冰玉,令我亦忘归。
此地堪营屋,何山更采薇。
怪松拿石出,好鸟傍人飞。
衰相年来见,幽寻乱后稀。
郎君似冰玉,令我亦忘归。
此诗描绘了一片宁静而又不失野趣的自然风光。在这片适宜搭建住所的地方,山川间有薇草可采。松树形态古怪,像是拿着石头,而鸟儿则亲近人飞翔。诗人感叹岁月匆匆,不久前还常见到某位朋友,如今却在乱世之后变得难得一见。那位友人的仪表如同冰清玉洁,让诗人也随之忘记了归途。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流露出时代动荡下难得的朋友之珍贵。语言简洁而蕴藉,意境清新而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叩招提、四三吟伴,襟怀萧澹如许。
黄花半已移根去,寂寞乱莎荒圃。霜叶舞。
任红到销魂、不是吴江树。乡心漫苦。
只目送寥天,閒云过尽,一碧洗残雨。
西风里,野色苍凉无主。亭台高下烟雾。
山僧留客餐香积,共趁瓢堂斋鼓。听俊语。
道此度清游、惜少袁临汝。沿畦小步。
又回首疏林,依依暝翠,雁背断霞暮。
荡晴云,流晓月,绿影渺无际。
桥断虹腰,匆匆阻征骑。
举鞭指点斜阳,英雄何处,怎烟景、苍凉如此。
黯凝睇。惆怅铜雀高飞,无人识遗址。
鸳瓦零星,也没魏宫字。
只馀一掬春波,盈盈东注,是多少、望陵人泪。
锦筵红烛,酒三行以后,拍张言志。
但得索郎同旅语,眼底何知许事。
如此良宵,为招座客,各试平生技。
蔗竿为仗,下阶三中其臂。
便拟火底调笙,柱间缚角,演出鱼龙戏。
打鼓朅来骑屋栋,竟作掺挝而起。
人笑颠狂,我誇跌宕,任达为佳耳。
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