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祝英台近.渡漳水》
《祝英台近.渡漳水》全文
清 / 杨芳灿   形式: 词  词牌: 祝英台近

荡晴云,流晓月,绿影渺无际。

桥断虹腰,匆匆阻征骑。

举鞭指点斜阳,英雄何处,怎烟景、苍凉如此。

黯凝睇。惆怅铜雀高飞,无人识遗址。

鸳瓦零星,也没魏宫字。

只馀一掬春波,盈盈东注,是多少、望陵人泪。

(0)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渡漳水》由清代诗人杨芳灿所作,描绘了渡过漳水时的景色与情感。词中以“荡晴云,流晓月”开篇,营造出一片宁静而清朗的景象,随后通过“绿影渺无际”进一步渲染出广阔无垠的意境。接着,词人巧妙地引入了“桥断虹腰”,不仅描绘了桥梁的残破,也暗喻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

“举鞭指点斜阳,英雄何处,怎烟景、苍凉如此。”这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历史的沉思之中,仿佛在追寻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足迹的英雄们,却只见得“黯凝睇”的苍凉景色。接下来,“惆怅铜雀高飞,无人识遗址。”一句,借铜雀台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遗迹无人问津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英雄事迹的逐渐被遗忘。

“鸳瓦零星,也没魏宫字。”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的失落感,魏宫的痕迹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消失,只留下零星的瓦片,无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繁华。最后,“只馀一掬春波,盈盈东注,是多少、望陵人泪。”以春波东流的形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以及无数人对历史的怀念与哀伤,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深沉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与往昔辉煌的追忆。词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感叹,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芳灿
朝代:清

(1754—1816)江苏金匮人,字才叔,号蓉裳。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历官甘肃伏羌知县、灵州知州,有能名。入为户部员外郎。工骈文诗词。有《直率斋稿》、《芙蓉山馆诗词稿》、《芙蓉山馆骈体文》等。生卒均在十二月中。
猜你喜欢

午热南轩诗

亭午暑气盛,开轩望南山。

簿书终日劳,爱此须臾閒。

览镜忽长叹,殊非昔容颜。

须鬓日已白,流光那可攀。

乔木临前除,有鸟鸣间关。

因思在山时,高卧云萝间。

入谷搴芳菲,沿涧弄潺湲。

宦游自羁束,岁晏当言还。

(0)

赠南山进士赴邵武录事

兵革久未息,乾坤正艰危。

幽人多在野,志士思济时。

羡子英妙年,献策白玉墀。

仲舒天人学,贾生哀痛词。

纵横三千字,感激万乘知。

授官八品内,局促山县卑。

英英麻姑云,日夕恒见之。

上堂具甘旨,下堂咏书诗。

南伯荐贤能,引用无嫌疑。

樵川江闽会,录事烦剧司。

藉尔才识良,纲纪慎操持。

君实国右族,已具廊庙姿。

况是科第出,岂徒刀笔为。

晨兴理舟楫,江水清涟漪。

天高霜露肃,日出寒山迟。

岂无一樽酒,饯尔远别离。

黾勉古人训,树立当自兹。

(0)

寄苏明远·其三

稚子牵牛似挽车,微风落日笛呜呜。

故人久识柴门处,为作蓝原野牧图。

(0)

上官仲敏惠书用其挽蓝涧弟韵奉答

城南分手五经秋,肯信才名晚未收。

济济青衿歌在泮,萧萧白发倦登楼。

山川寥落云千里,骨肉凄凉草一丘。

尚忆冷毡倚大树,西风九日旧同游。

(0)

送蜜与兰室

松花崖蜜古方传,久服轻身更引年。

爱伴茶炉烹雪水,懒随桂酒酿山泉。

清涵渴肺醒司马,润入枯肠笑玉川。

亦有小诗呈巨眼,烦将真味别中边。

(0)

挽张执中炼师

壶中辟谷住多年,命尽人间亦可怜。

血溅豺狼空落日,丹成鸡犬自升天。

蓬莱云气迷仙驭,松桂秋阴覆药田。

不待辽东归化鹤,人民城郭总萧然。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