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暮烟紫,海近秋月白。
稍稍神虑淡,悠悠寺喧隔。
乾坤等逆旅,谁非远行客。
遣此百忧端,栖我一亩宅。
楚狂虽忘世,湘累竟何益。
寄情混渔樵,托契友金石。
林深暮烟紫,海近秋月白。
稍稍神虑淡,悠悠寺喧隔。
乾坤等逆旅,谁非远行客。
遣此百忧端,栖我一亩宅。
楚狂虽忘世,湘累竟何益。
寄情混渔樵,托契友金石。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俨山精舍晚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山中傍晚景象。首句“林深暮烟紫”以紫色的暮霭渲染出树林的幽深,暗含着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海近秋月白”则通过明亮的秋月与临近的海洋相映,展现出开阔而清冷的画面。
“稍稍神虑淡,悠悠寺喧隔”两句,诗人通过内心的平静和寺庙的宁静喧嚣对比,表达了心境的转变,由世俗的忧虑逐渐淡去,融入到这远离尘嚣的环境中。接下来,“乾坤等逆旅,谁非远行客”将人世比作旅途,暗示每个人都在人生的道路上奔波,无人能免于漂泊之感。
“遣此百忧端,栖我一亩宅”表达了诗人试图抛却烦恼,安顿心灵的愿望,寄寓在简朴的居所之中。然而,“楚狂虽忘世,湘累竟何益”引用典故,表明即使如楚狂接舆那样超脱尘世,也无法完全消除人生的苦楚,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寄情混渔樵,托契友金石”表达了诗人选择与渔夫、樵夫为伍,寻求精神寄托,以及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度时光的决心。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山色从来不世情,水光分与万家清。
连云种竹官租薄,入谷收茶野屩轻。
小雨结缘留俗客,好风吹梦过江城。
这回劝饮休辞醉,后日西山第几程。
客梦还松陵,寒江渺烟雨。
异时醉吟地,依然记洲渚。
三高平生欢,彷佛递宾主。
十年扁舟兴,一夕暂容与。
此乐曾未央,覆瓿俄惊鼠。
隙月鉴我帷,破窗风自语。
展转谁晤言,僮隶聊尔汝。
吾生独何事,寤寐仍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