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门行送何檗樵入京》
《江门行送何檗樵入京》全文
明 / 陶益   形式: 古风

送君出江门,江荇牵蒲藻。

上有仲宣之危楼,下有王孙之芳草。

我向行人问路遥,云有卢沟之古道。

古道青青杨柳生,粉署仙郎赴玉京。

樽前此别未足惜,丈夫从来事远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入京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首句“送君出江门,江荇牵蒲藻”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送别时的场景,江边的水草随风摇曳,仿佛在为离别的人们增添一丝伤感。接着,“上有仲宣之危楼,下有王孙之芳草”运用典故,将友人的去处与历史人物相联系,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深度。

“我向行人问路遥,云有卢沟之古道”中,“路遥”不仅指实际的距离,也象征着友人未来旅程的漫长与未知。卢沟桥作为古道的代表,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时间的流转,暗示着友人即将踏入的京城是一个充满故事与挑战的地方。

“古道青青杨柳生,粉署仙郎赴玉京”描绘了友人踏上旅程的画面,青青的杨柳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粉署仙郎”则以浪漫的笔调形容友人,预示着他将如同仙人一般,前往京城追求理想与成就。“赴玉京”更是将京城的尊贵与神圣形象化,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最后,“樽前此别未足惜,丈夫从来事远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豁达态度,认为离别是人生旅途中的常态,真正的男子汉应该勇于面对远方的征途。这种乐观与坚韧的精神,是对友人最真挚的鼓励和支持。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期许,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送别场景的深情与壮志,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送别之作。

作者介绍
陶益

陶益
朝代:明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猜你喜欢

谒张东海先生墓

东海先生天下士,近从骥子读遗文。

风霜满壑松杉古,日月双悬晓夜分。

书带尚萦阶下草,练裙疑化岭头云。

廿年正有高山仰,形胜东南更出群。

(0)

馆中书事

疏慵旧业大江东,十载雕虫愧未工。

岂有才名惊行辈,徒劳中贵达宸聪。

少年贾谊吾安敢,今日相如事偶同。

自笑子虚无赋草,亲将迂策献重瞳。

(0)

人日雪二首·其一

院深勤扫地,帘静爱闻香。

堕壑随风力,穿云逗日光。

山城阁道迥,松径石衣长。

欲试煎茶水,丁宁近竹房。

(0)

元夕怀都下之游五首·其三

夹路香尘夜不开,万人争道看灯来。

金波宛转千门里,银汉逶迤一道回。

(0)

岳豫之小画四首·其二

碧江楼阁夕阳边,万壑千峰生暮烟。

江上长松一千尺,月明常系打鱼船。

(0)

秋日杂兴六首·其三

野亭千橘未全黄,青柿红梨尽待霜。

南邻老翁种橡栗,已见儿童收满床。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