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峦如障踞循州,天外三峰翠欲流。
钟磬半沉萧寺月,烟霞深锁汉宫秋。
瑶台花发临溪水,琪树鸾栖对石楼。
一望仙源心便往,几时携鹤住丹丘。
层峦如障踞循州,天外三峰翠欲流。
钟磬半沉萧寺月,烟霞深锁汉宫秋。
瑶台花发临溪水,琪树鸾栖对石楼。
一望仙源心便往,几时携鹤住丹丘。
此诗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首句“层峦如障踞循州”,以“层峦”比喻连绵起伏的山脉,仿佛屏障般屹立于循州,展现出山势的雄伟壮观。接着,“天外三峰翠欲流”一句,将三座山峰比作从天际延伸而下的翠绿之流,形象地描绘出山色的青翠欲滴和山形的高耸入云。
“钟磬半沉萧寺月”描绘了夜晚寺庙中钟声与磬声在月光下回荡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烟霞深锁汉宫秋”则通过“烟霞”与“汉宫秋”的对比,展现了秋天山林间的迷蒙景象与历史的深远感。
“瑶台花发临溪水,琪树鸾栖对石楼”两句,分别描绘了瑶台边花开溪水旁,以及琪树上鸾鸟栖息于石楼之上的画面,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也隐含着仙境般的想象。
最后,“一望仙源心便往,几时携鹤住丹丘”表达了诗人对仙源的向往之情,以及渴望与仙鹤一同居住在丹丘的愿望,体现了对自由与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罗浮山的自然美景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山川的壮丽与神秘,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角残钟晚关山路,行人乍依孤店。
塞月征尘,鞭丝帽影,常把流年虚占。
藏鸦柳暗。
叹轻负莺花,谩劳书剑。
事往关情,悄然频动壮游念。
孤怀谁与强遣。
市垆沽酒,酒薄怎当愁酽。
倚瑟妍词,调铅妙笔,那写柔情芳艳。
征途自厌。
况烟敛芜痕,雨稀萍点。
最是眠时,枕寒门半掩。
佳人多命薄,初心慕、德耀嫁梁鸿。
记绿窗睡起,静吟闲咏,句翻离合,格变玲珑。
更乘兴,素纨留戏墨,纤玉抚孤桐。
蟾滴夜寒,水浮微冻,凤笺春丽,花砑轻红。
人生谁能料,堪悲处、身落柳陌花丛。
空羡画堂鹦鹉,深闭金笼。
向宝镜鸾钗,临妆常晚,绣茵牙版,催舞还慵。
肠断市桥月笛,灯院霜锺。
浪迹人间。
喜闻猿楚峡,学剑秦川。
虚舟泛然不系,万里江天。
朱颜绿鬓,作红尘、无事神仙。
何妨在,莺花海里,行歌闲送流年。
休笑放慵狂眼,看闲坊深院,多少婵娟。
燕宫海棠夜宴,花覆金船。
如椽画烛,酒阑时、百炬吹烟。
凭寄语,京华旧侣,幅巾莫换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