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测降龙处,中涵沧海深。
愿将无漏水,洗我有为心。
但受香厨饭,休承长者金。
词人幽兴发,一击起高吟。
莫测降龙处,中涵沧海深。
愿将无漏水,洗我有为心。
但受香厨饭,休承长者金。
词人幽兴发,一击起高吟。
这首诗描绘了对佛教精神的追求与向往。首句“莫测降龙处”,以降龙这一传说中的壮举,隐喻佛法的深奥与难以捉摸,引出下文对佛法境界的探索。接着“中涵沧海深”一句,以大海的深邃比喻佛法的广大与深远,进一步强调佛法的博大精深。
“愿将无漏水,洗我有为心。”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佛法的力量,洗涤掉自己世俗的欲望和功利之心,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这里的“无漏”指的是佛法中的一种修行境界,意指不再受轮回之苦,达到涅槃的状态。
“但受香厨饭,休承长者金。”则体现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物质的富足,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他宁愿接受简朴的生活,也不愿接受世俗的诱惑和束缚。
最后,“词人幽兴发,一击起高吟。”点明了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感悟,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追求和艺术创造的激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教精神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这种追求的态度。
篆车创始自稚轮,筦簟从初但蒲稿。
诗到晚唐非不佳,少似国风能理到。
嗟予耄矣弃颖泓,卧病终年长却扫。
客无脱屦一榻悬,人不到门群雀噪。
敢意支郎念岑寂,时将妙语起衰老。
若人搜句乃馀事,虽不雕镌自精好。
况于佛祖可呵骂,岂无魔外宜攻讨。
早办山居一把茅,为我长歌歌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