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事》
《书事》全文
明 / 明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竹里虚亭锁翠微,摊书遮眼思依依。

落霞已受枯桐诮,聚雪仍招死草讥。

桑户雨晴蚕欲茧,柳塘风暖燕初飞。

织成五色寒机锦,借问谁能补衮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春日景象。首句“竹里虚亭锁翠微”,以“竹”和“翠微”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绿之中,竹林中的空亭被翠色环绕,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接下来,“摊书遮眼思依依”,诗人通过描述自己阅读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沉思与情感的细腻,仿佛书籍中蕴含着深邃的思想,让人沉浸其中。

“落霞已受枯桐诮,聚雪仍招死草讥”,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落霞”与“枯桐”、“聚雪”与“死草”的形象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更迭与季节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迁。落霞虽美,却难以逃脱枯桐的嘲笑;聚雪虽盛,也难逃死草的讥讽,寓意深刻。

“桑户雨晴蚕欲茧,柳塘风暖燕初飞”,这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雨后的桑户下,蚕儿正忙着结茧,象征着新生与成长;柳塘边,春风轻拂,燕子翩翩起舞,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与万物复苏。这两句充满了生命力与希望的气息。

最后,“织成五色寒机锦,借问谁能补衮衣”,诗人以织锦为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沉的问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谁又能真正地修补那些破损的社会秩序或道德伦理呢?这既是对现实的反思,也是对理想境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思熟虑,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明秀
朝代:明

明僧。浙江海盐人,俗姓王,字雪江,号石门子。出家于天宁寺,晚习定于钱塘胜果山。有《雪江集》。
猜你喜欢

第一山

第一山前万里秋,野花衰草替人愁。

中原好在平如掌,莫把长淮当白沟。

(0)

薄媚

哀诚屡吐,甬东分赐。垂暮日,置荒隅,心知愧。

宝锷红委。鸾存凤去,辜负恩怜,情不似虞姬。

尚望论功,荣还故里。

降令曰,吴亡赦汝,越与吴何异。吴正怨,越方疑。

从公论、合去妖类。

蛾眉宛转,竟殒鲛绡,香骨委尘泥。

渺渺姑苏,荒芜鹿戏。

(0)

葵花

缠粉花心吐腻英,根柔叶绉簇娉娗。

锦窼绣窟攒风日,绛节华旌列户庭。

五色种遗吴地秀,独醒人耀楚江灵。

年年重午家家有,桃柳菖蒲共一瓶。

(0)

落梧

梧叶几片飞,三日西风急。

新月冷银床,床下孤螀泣。

(0)

严子陵钓台和友人韵

子陵垂钓逐江流,相与登台作共游。

红叶黄花三峡雨,高风亮节一天秋。

四围黛色迷青眼,满幅烟云锁绿洲。

谁到严滩同玩赏,往来七里听渔讴。

(0)

雨中花慢·其一睢阳途中小雨见桃李盛开作以下奉使途中作

壮岁嬉游,乐事几经,青门紫陌芳春。

未见廉纤,膏雨浥花尘。

濯锦宝丝增艳,洗妆玉颊尤新。

向韶光浓处,点染芳菲,总是东君。

苏州老子,经雨南园,为谁一扫花林。

谁信道、佳声著处,肌润香匀。

晓试何郎汤饼,暮留巫女行云。

寄言游子,也须留眄,小驻蹄轮。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