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田园生活中的友人相聚的乐趣。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际交往的细腻描述,展现了古人对于和谐共处、共同享受音乐之美的向往。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这四句通过对车马的描写,表现出主人公期待与友人的会面,但此时尚未相遇,而是由寺中的人传达着某种指令或信息。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 随后诗人描述了山坡上有漆树,溪谷间有栗树,当真正与君子相遇时,他们共同坐在那里弹奏瑟,这是一幅和谐的画面,体现了友情的美好。
接下来的两段 "今者不乐,逝者其耋。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 和 "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虽然表达了诗人对于现时的不快和过去美好的怀念,但仍旧强调了与君子共同享受音乐的乐趣。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以及对友情和音乐共享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生活状态。
强求斗升禄,三年困山城。
羁栖不敢恨,眼为溪山明。
上借台府宽,下遂吟啸情。
束装待航归,积霖咽秋声。
排忧步园径,难舍曲折清。
东望气郁葱,绿槐冒飞甍。
缅怀交际叹,嚬笑阳春生。
求田役梦魂,投老归此耕。
愿心尚渺茫,别酒那忍倾。
归步故林月,寄梅坚斯盟。
书生浪出值暑天,何啻千里身在船。
今辰忽向船亭坐,头眩犹类濒江牵。
履平刬地若恍惚,四体不舒惯■杌。
自嗟时滞久劳苦,驱驰负得贫筋骨。
奉使衙深少吏胥,干官占了东偏居。
西偏有轩扁清足,憔悴几竿苍竹疏。
射檐莫禁落日晒,平白将身随炉鞴。
不奈羸躯苦热情,无故要偿行脚债。
富池狂游期者谁,卷雪楼燬空有基。
离船未久抱虚晕,孱弱忍蹈波涛危。
官衙寂然且卧病,便行小伺西风劲。
庐山夜眠不熟泪不乾,梧树支离凋井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