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颢晴回积气开,江皋肃肃下疏槐。
共伤秋草迷天路,且折芳椒向水隈。
池面日翻寒影去,园心风递古香来。
兴阑归掩空庐暮,独对乌皮一寸灰。
西颢晴回积气开,江皋肃肃下疏槐。
共伤秋草迷天路,且折芳椒向水隈。
池面日翻寒影去,园心风递古香来。
兴阑归掩空庐暮,独对乌皮一寸灰。
这首《新晴访桂》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描绘了雨后初晴时分,诗人探访桂花的情景,充满了清新淡雅的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感慨。
首联“西颢晴回积气开,江皋肃肃下疏槐”,以“西颢”点明时间与方位,即西边天空在晴朗的天气中恢复了清朗之气,江边的广阔地面上,稀疏的槐树在静谧中显得格外肃穆。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颔联“共伤秋草迷天路,且折芳椒向水隈”,转而描写诗人与秋草一同感受着季节的变迁,道路被茂盛的秋草遮蔽,难以辨认。诗人却选择在水边采摘芳香的椒果,这一行为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内心情感的寄托。
颈联“池面日翻寒影去,园心风递古香来”,进一步描绘了池塘与花园中的景象。阳光照在水面上,反射出寒冷的倒影,随着风的吹拂,古老的香气从花园中心飘散开来,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
尾联“兴阑归掩空庐暮,独对乌皮一寸灰”,表达了诗人游览结束后的孤独与沉思。夕阳西下,诗人回到空荡的居所,面对着仅存的一缕烟灰,内心的情感似乎与这简陋的场景产生了共鸣,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与对生活的深思。
整体而言,《新晴访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枨也好刚多悔吝,唯凭忠信自书绅。
严陵知退遗荣利,只拟沧浪把钓纶。
老去趁朝慵待旦,病来求假动经旬。
西垣兴味更谙尽,一片乌纱满马尘。
红芳落尽正无憀,吟绕空枝首重搔。
最恨东君才思少,不留檀口待樱桃。
世人倾耳听繁音,太音古淡难为听。
有如广庭题旌夏,或者惊遁疑有神。
当时舜床调五弦,薰风煽物无穷人。
若言造化不爱玩,安得感君回阳春。
遗音相继嗣者谁,穷山缁侣黄冠师。
非干此意乐穷静,世路自与相参差。
我今试听清风操,野鹤孤猿对残照。
琅琊山下醉翁吟,分明拨向琴中调。
人言大弦如玉温,小弦廉折亮以清。
春秋自是隔寒暑,天地不得令偕行。
岂如七弦转十指,劲节谐音同到耳。
乃知造化在指端,岂但高山与流水。
道人不肯长怀珍,亦曾挟艺游车尘。
高门八字惊未见,脱赠往往捐千纯。
如今飘泊困长路,更觉世味难将迎。
应将感怆赴琴曲,一听万虑罗心兵。
道人勿苦生冰炭,古道须信非人情。
哀音果要洗俗耳,更去娇弦三两声。
《听琴赠远师》【宋·王洋】世人倾耳听繁音,太音古淡难为听。有如广庭题旌夏,或者惊遁疑有神。当时舜床调五弦,薰风煽物无穷人。若言造化不爱玩,安得感君回阳春。遗音相继嗣者谁,穷山缁侣黄冠师。非干此意乐穷静,世路自与相参差。我今试听清风操,野鹤孤猿对残照。琅琊山下醉翁吟,分明拨向琴中调。人言大弦如玉温,小弦廉折亮以清。春秋自是隔寒暑,天地不得令偕行。岂如七弦转十指,劲节谐音同到耳。乃知造化在指端,岂但高山与流水。道人不肯长怀珍,亦曾挟艺游车尘。高门八字惊未见,脱赠往往捐千纯。如今飘泊困长路,更觉世味难将迎。应将感怆赴琴曲,一听万虑罗心兵。道人勿苦生冰炭,古道须信非人情。哀音果要洗俗耳,更去娇弦三两声。
https://shici.929r.com/shici/QEbpQ.html
苏端薛复同黄土,海内文章谁接武。
即今七字续长言,沈子挥豪照今古。
朝为百赋更贾勇,暮作千诗犹奋怒。
补天綵笔不费工,捲地奔风随插羽。
穷途得所喜入眼,口诵新篇身起舞。
已知奔逸逐骅骝,况复逡巡蹈规矩。
荐书指日登姓名,艺圃方期富仓庾。
阎公色动瞻斗牛,处士当筵赋鹦鹉。
跨海鲸鱼要力求,翡翠兰苕不须数。
不嫌投迹老龟溪,看子声名满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