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里观山夐不同,何须九叠看屏风。
紫觚坛上排苍璧,青步障边铺翠茸。
谷锦未回晴日照,衣绡聊借淡烟笼。
祇今万木添红缬,更倩青霜染晓枫。
雨里观山夐不同,何须九叠看屏风。
紫觚坛上排苍璧,青步障边铺翠茸。
谷锦未回晴日照,衣绡聊借淡烟笼。
祇今万木添红缬,更倩青霜染晓枫。
这首宋代诗人岳珂的《雨中观庐山(其一)》描绘了雨中山景的独特韵味。首句“雨里观山夐不同”以雨中的庐山与平日不同,展现出山水在雨中的朦胧美。接下来,“何须九叠看屏风”暗示庐山如巨大的屏风,即使不下雨,也自成一幅画卷。
“紫觚坛上排苍璧,青步障边铺翠茸”运用比喻,将山峰比作紫觚坛上的青色玉璧,而山间的植被则如翠绿的绒毯,生动描绘了山色的层次和丰富。接着,“谷锦未回晴日照”描绘雨后阳光穿透云层,照亮山谷的景象,犹如锦缎般绚丽。
“衣绡聊借淡烟笼”进一步渲染了山景的轻盈与神秘,仿佛山峦披上了一层薄纱。最后两句“祇今万木添红缬,更倩青霜染晓枫”描绘了雨后树木更加鲜艳,尤其是晨霜染红的枫叶,为画面增添了暖色调,使得整个画面生机盎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山景的变幻之美,既有静态的山形,又有动态的光影,展现了庐山的自然魅力。
何人双赠水精瓶,梅花数枝瓶底生。
瘦枝尚带折痕在,隔瓶照见透骨明。
大枝开尽花如雪,小枝未开更清绝。
争从瓶口迸出来,其奈堪看不堪掇。
人言水精初出万壑时,欲凝未凝如冻脂。
上有江梅花正盛,吹折数枝堕寒镜。
玉工割取到人间,琢出瓶子和梅看。
至今犹有未凝处,瓶里水珠走来去。
只愁窗外春日红,瓶子化作亡是公。
谁作春山新幛子,尖峰为笔天为纸。
近看点缀八九山,山外远山三万里。
纸痕惨淡远山昏,上有长松青到云。
自嫌松色太青在,旋拈粉笔轻轻盖。
须臾粉淡松复青,至竟远山描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