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詹事陈公》
《挽詹事陈公》全文
宋 / 汪应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给谏皆言责,论思本从臣。

独公真举职,临事肯谋身。

再起名尤重,全归迹已陈。

空嗟古遗直,无复见斯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zhānshìchéngōng
sòng / wāngyìngchén

gěijiànjiēyánlùnběncóngchén

gōngzhēnzhílínshìkěnmóushēn

zàimíngyóuzhòngquánguīchén

kōngjiēzhíjiànrén

注释
给谏:进谏者。
责:职责。
论思:讨论和思考。
臣:臣子。
独公:只有他。
举职:履行职责。
谋身:为自己谋划。
再起:再次被启用。
名尤重:名声更显重要。
全归:全部事迹。
迹已陈:事迹已经公开陈述。
嗟:感叹。
古遗直:古代遗留的正直。
斯人:这样的人。
翻译
所有的进谏者都强调职责,讨论和思考本来就是臣子的本分。
只有他真正履行职责,面对事情总能深思熟虑,为自身谋划。
再次被启用时名声更显重要,但他的全部事迹已经公开陈述。
徒然感叹古代遗留的正直品性,如今却再也见不到这样的人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应辰的作品,名为《挽詹事陈公》。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怀念一个正直无私、敢于谏言的官员,这位官员不畏强权,秉持正义,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也不退缩。

“给谏皆言责,论思本从臣。”这两句表明陈公在执掌职务时,对于朝廷的谏言批评都能直言不讳,他的思考和行动都是基于忠诚的立场出发。

“独公真举职,临事肯谋身。”这里强调了陈公在执行公务时的态度,他始终如一地保持着真诚和正直,即使面对危险也不避讳,愿意为了公义牺牲自己的生命。

“再起名尤重,全归迹已陈。”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陈公的再次提及,其名字和事迹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印象愈发深刻,而他的足迹和功绩早已被历史所铭记。

最后两句“空嗟古遗直,无复见斯人。”则是诗人对于这样正直无私的人物的感慨,觉得陈公这样的品格在当今社会中已经难以寻觅,是一份深深的失落和怀念。

作者介绍
汪应辰

汪应辰
朝代:宋

(1118—1176)信州玉山人,初名洋,字圣锡,学者称玉山先生。高宗绍兴五年进士第一。除秘书省正字。因疏奏忤秦桧,出通判建州、袁州、静江府、广州,流落岭峤者十七年。桧死,始还朝。刚方正直,遇事敢谏。以敷文殿直学士充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甚有政声。入为吏部尚书,寻兼翰林学士并侍读,所撰制诰温雅典实。在朝多革弊事,得罪中贵,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复连贬官秩,遂辞官家居。卒谥文定。少受知于喻樗,又从吕本中、胡安国、张栻、吕祖谦游,学问博综,精通义理。有《文定集》。
猜你喜欢

杂画十首·其一

曾记东林信杖藜,远公门对石桥西。

长松月落猿声歇,赢得青山似虎溪。

(0)

渡海呈同游

同来文章诸钜公,昔时作宦今从容。

不论西蜀与东广,共渡北海期南风。

将军锦带佩双虎,左校宝刀藏一龙。

明年奏凯答神贶,羽书归奏蓬莱宫。

(0)

立秋次清江

初见星杓转素商,忽惊灵籁报新凉。

云来太华芙蓉白,露满清江杜若黄。

绝壁群真迷鹤骑,废城孤剑隐龙光。

东还已逐莼羹兴,即倚遥天望帝乡。

(0)

淮南赠友

淮水西风吹白蘋,丹枫黄叶总愁人。

糕糍已入荆州俗,舴艋何时越水滨。

幸有故人同绮席,可无佳句慰芳辰。

清吟来拟追韦曲,一笑临风岸葛巾。

(0)

饯宋承旨潜溪先生致仕归金华七首·其五

一自先生离禁闼,玉堂清致更无人。

金莲飏彩初寒夕,燕寝凝香散暮春。

著作有官惟故事,论思此道竟谁陈。

青云志气惭悲梗,不觉临岐泪满巾。

(0)

寄赵进士安中

词林每问归安使,闻说先生在德清。

暇日画帘公吏散,春风华馆子衿明。

三年不见新书札,百里空传旧政声。

日暮碧云何处合,思君吟遍石头城。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